我在演講中國大陸情勢課題時,最喜愛引用的圖像之一,是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二○○五年六月廿七日出版的特刊封面:毛澤東穿著印有名牌路易威登(LV)印花的毛裝。中國崛起是真的,也變有錢了,只是腦袋還沒換。

儘管對岸仍是堅持一黨專政的獨裁政府,但中國大陸在卅餘年經濟快速成長支撐下,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戲分愈來愈重,軍事投射能力早已穿越第一島鏈,是個紮實且 難以應付的「非現狀強權」(non-status quo power)。當對岸整體實力不斷的增長,兩岸力與勢的對比也跟著連動改變,如何在動態中勉力維持台海現狀,則端視雙方決策階層鬥智之妙。

「統獨光譜」長期以來是我們觀察、論述兩岸政治關係變化,最常見的分析方法;在統獨兩個極端中間,存有一個寬廣的「維持現狀」選項,簡單的描述就是「不統、不獨、不武」。

聯合報在二次政黨輪替之後,連續四年進行「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的民調,讓我們觀察到馬政府推動兩岸關係和緩後,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大陸政策之觀感變 化。也因為連續四年的統計,可經由分析各項指標的變化,逐漸累積出解讀趨勢意涵的可能性。近三年來,「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 「永遠維持現狀」加總的廣義「維持現狀」均呈現小幅下滑的趨勢,與「儘快獨立」、「儘快統一」兩項均微幅成長,形成對比。

對照陸委會實施多年的民調,此一微幅的消長趨勢亦為相似。我們應可以多層透視圖的方法,將ECFA後續談判、中共領導人換屆、大陸國際影響力增加、解放軍 軍力大增、美中關係交流頻繁、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列入協商議程等因素,相互堆疊檢視,以共同圖像來理解為何「維持現狀」的認知降低,而統獨兩端獲得成長。

倘「維持現狀」因逐漸漂移而換位,使民眾對兩岸政治關係最終安排的思慮增加,則兩岸政治對話,可能終將無可迴避。

經歷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讓我再度思考「統獨光譜」與「維持現狀」的分析困境。於是隔年夏天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場研討會中,在「中共脅迫統一」與「台灣 法理獨立」左右反向延伸的兩支箭外,我提出脫離光譜向上射出的第三支箭:「和平政治解決」。近幾年來,「歐盟模式」、「邦聯」、「一中三憲」、「一中架 構」等模式的論述已多有論辯,「結束敵對狀態」、階段性的中程「和平協議」等分析論文也順手可得。然到底何時開始試探政治議題的水深,國內尚無共識。

今年元月我曾指出:「先經後政」雖然仍然是兩岸和平發展與交流的主旋律,但大陸主奏的「政治協商」次旋律,樂聲漸揚。去年十八大之後,中共提出:「在當前 兩岸就政治問題的商談一時還難以開始的情況下,由民間先行、通過兩岸智庫從學術角度就此進行對話研討是可行途徑。」完全以政治議題為主的「首屆兩岸和平論 壇」,下個月即將在上海東郊賓館,由兩岸十四個主、協辦智庫大學,一百位專家學者,嘗試共同演奏政治對話的「次旋律」。

「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連續四年的民調,初步顯示了國人對「維持現狀」的微幅漂移。且讓我們關注兩岸民間政治對話開展後,明年的調查結果。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3/09/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黃介正/兩岸「維持現狀」之漂移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181470.shtml#ixzz2frg0YUG4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