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軍潛望鏡 -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
評析美智庫新版的台灣國防政策

01月01日(四)

美國知名智庫「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在國防和國際安全領域排名第15名。

 

近期美國知名智庫「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公開一份與台灣國防有關的報告,該分析報告由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湯馬士(Jim Thomas),以及該中心的研究員史提龍(John Stillion)和雷曼(Iskander Rehman)共同撰擬,以「固若磐石2.0」(Hard ROC 2.0:Taiwan and Deterrence Through Protraction)為名,針對台灣的國防政策提出長達94頁的分析和建議,此亦再度引起網路若干討論,有專家指出如同6年前(2008年8月)美國海軍戰院教授莫瑞(William S. Murray)的一篇《台灣防衛戰略再省思》(Revisiting Taiwan's Defense Strategy) 的文章,其所主張「刺蝟戰略」之評析再次上身。

 
 
該報告指出,兩岸軍事失衡已經成為結構性的安全問題,台灣需要全面改變傳統的建軍和作戰思維,以「游擊戰」(Guerrilla warfare)的概念建立新的「海上游擊」、「空中區域阻絕與反介入」和「地面防禦」能力,延長與解放軍作戰的時間;其中最特別的是建議台灣應建造42艘小型潛艇,如伊朗自力建造的120噸「哥迪爾級」(Ghadir),以取代目前向美國採購8艘1500至2000噸的大型潛艦。
 
 
美國「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相當有名,現今全球在182個國家既有6826個智庫,該智庫在「國防和國際安全」的領域排名第15名(你要把此報告當垃圾也行,但它可是要花不少錢研究);姑且不論撰寫此份報告的背後目的,也先不斷言該報告所建議內容價值,至少該份報告清楚點出台灣國防上的困境:「兩岸軍力嚴重失衡」、「台灣國防預算不足」和「發展先進軍事技術受限」!當然這也是眾所皆知的問題,然基於這三個重要關鍵問題進行分析,期望能把「有限的預算」建立於「有效的不對稱戰力」上,只不過各專家、學者的認知多有所不同罷了!
 
 
個人認為該報告內容有些仍是正確有價值的,過去在作者的二本著作也曾有印證(2008年「台灣水下艦隊之路」和2011年「不分藍綠,為台灣生存而奮鬥!」);首先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倘若未來台海真的會發生戰爭,那麼一開始面臨的就是「遭海、空封鎖」、「陸上機場、軍事設施遭攻擊」、「制空、制海逐漸失去」、「解放軍北、中、南(或一至二處)兩棲兵力集結」、「高速橫渡台灣海峽」、「開放港口和機場」(這個過程伴隨資訊戰、網絡戰),最後進入「都市、城鄉、巷戰,甚至山地叢林戰」,而這整個作戰的節奏將是相當的快速(僅三到五天)。
 
 
然而依據國防部目前的作戰指導是「不使敵人登陸立足」,三軍聯合要建設和發揮的能力即在於此;「制空、制海」與「陸上作戰」本來就是不同的層次,但目標就是要共同阻止敵人登陸;強化空、海軍設法建立局部空、海優,是為後續地面防衛部署與後備動員爭取時間。台灣需要潛艦的目的與價值,就是至少攔截敵護航的一半水面作戰艦(潛艦群只有一次的機會,而且可能需要攔截的地點會有二至三個,甚至更多),讓海軍還存活在遠海機動的艦群能夠及時攻擊後續的兩棲船團。
 
 
我並不認同該報告所說的42艘120噸的小潛艇,該報告如此分析建議,可能是考量台灣「建立的速度」、「技術的門檻」和「有效的發揮」,但卻非常同意10艘潛艦是「數量不足」;2008年個人即按照目前所規劃的10艘潛艦,面對敵所派出的1/2或2/3水面作戰艦和潛艦,依據高、中、低三種命中率和敵我不同的交換率分為8種假設進行推估;結果發現台灣以潛艦對抗中國水面艦,在交換率5:1較佳的情況下,無論在敵最大派遣數量或最小派遣數量,潛艦均能保持40%至50%存活數量;在較低交換率3:1的情況下,在敵最大派遣數量或最大派遣數量,更能保持60%至80%的存活數量;然而若採取以潛制潛的策略,無論是敵最大派遣數量或最小派遣數量,潛艦的攻擊成效最高僅11%,潛艦存活率則有30%至60%的變化幅度,由於敵對一方原本就擁有潛艦數量的優勢,倘若一旦在性能的「質」上超越另一方,攻擊成效與存活率都會下降。台灣的10艘潛艦能夠發揮最大的攻擊成效約30%至34%,但相對可能會失去50%至60%的潛艦,因此10艘潛艦是不足的,至少應該要有18艘以上。台灣的國防預算就這麼多,如何在「質」和「量」上取捨,確實是一直兩難的困境;建立「不對稱作戰能力」並沒有錯,但如果達不到目標「無效」,那就是錯了。
 
 
該份報告並非全篇沒有價值,如日前剛於蘇澳交船的「沱江級」高速飛彈巡邏艦,即符合其所述的海上游擊戰(可惜未來量產8至12艘似乎少了些);其中若干分析觀點仍然是可以作為未來發展策略的思維,只不過能否成為國防部未來主要政策發展參考,就潛艦而言海軍已於立法院嚴正反對,但由於該智庫過去很多研究經費多為美國國防部所支應,因此是否會成為美國官方對於協助台灣建購潛艦的主流想法,這似乎還很難說!但是公開理性的討論,卻是應該的也是值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