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主戰無用論(下)臺海戰情
作者:曄暉
 
【空優與馳援】
  主戰無用論者除認為主力戰車在住民地戰鬥中無法生存,以至於支持廢除主力戰車外,最常見的便是認為臺灣進入地面作戰時空優盡失,面對敵方的空中火力,主力戰車即便有強悍的防禦力,也難逃一死,不若以廉價的輪型甲車或輪型戰車代替。
 
波灣戰爭中,空優對於地面戰況確實影響極大
 
  確實,在現代戰場上空優至關重要,1991年波灣戰爭中失去空優的伊拉克陸軍在美軍優勢空中火力下蒙受慘痛損失,即便仍勉強保存半數以上的戰力,卻已失去主動權,後續壓上的美軍裝甲師挾M1先進的射控輕易的擊潰伊拉克陸軍,足見空優對於地面作戰成敗影響之大。
  失去空優後的作戰無疑是國軍必須面對的一大課題,但就和兩次格羅茲尼戰役一樣,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遭到擊潰的伊拉克陸軍是前車之鑑,卻不是無限上綱成放棄戰車的緣由,如果說主力戰車在失去空優時是靶便要放棄,那麼同樣是靶的甲車是否也要放棄?再無限上綱,是否空軍遭到重創便要投降?上綱到最後,是不是一面對戰爭便直接請降算了?
  任誰都無法否認,主力戰車在失去空優時會受到極大限制,儘管能如1999年科索沃危機中南聯盟地面部隊相同,盡量以偽裝等方式欺騙敵機,提高生存性,也免不了失去戰爭主動權,故而足夠先進的防空系統更為重要。
 
 
台北航太展展出的陸劍二概念車
 
  假若地面部隊沒有防空系統保護,不論是敵軍的戰轟機還是攻擊直升機都有辦法輕易的摧毀該部隊的大量有生力量,唯有建構有效且先進的防空系統才能確保地面部隊的生存,使脆弱的裝甲部隊在敵軍空中力量前能夠有反擊之力。
  以臺灣當前的情況而言,如天弓三型、愛國者三型、愛國者二型、天弓二型等區域防空系統並不匱乏,密度相當的高,但次一層的野戰防空系統則否,而決定地面部隊存亡的往往是這些國軍當前忽視的野戰防空系統。
  自然,敵空軍對於這些防空系統自有一套方法遂行防空壓制(SEAD),防空系統如何反制敵方SEAD機在此不贅述。
  失去空優狀態與城鎮戰中主力戰車的運用可以說是關乎主力戰車生存性的質疑,下文要談的則是長久以來主戰無用論派最核心的論點:過重。
 
M1的車重在國內一直遭受質疑
 
  一般而言,歐美主力戰車的重量皆在50噸起跳,第三代的M1、豹二等車重將近60噸,後續改良車型更突破65噸之重,如此沉重的車身在一般人眼中對路面不啻一大負荷,很有可能把路壓垮,更甚使之柔腸寸斷,實則不然。
  影響戰車對於路面傷害的乃是接地壓,而非直接的重量,由於履帶車輛的接地面積遠大於輪車,很多時候履車的重量大於輪車,接地壓卻和輪車相同,或者更低,對地面的傷害自是不高,讓路面柔腸寸斷更是無稽之談。
  至若車重對於橋梁的影響確實存在,然則,絕非大眾所想的沒有橋樑能夠承載國軍下一代主力戰車,部分橋樑要乘載主力戰車是無虞的,但依舊有無法承受戰車重量的橋樑存在,是故國軍必須掌握哪一座橋樑足以承受行經部隊的重量,同時提高工兵部隊的專業度,若有橋梁問題時,迅速架橋讓主力部隊通過,方能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國軍裝甲部隊的作戰想定以戰區分割為主,各裝甲旅有各自負責之戰區,減少以主力戰車長途馳援之需求,降低因橋梁而無法機動的問題,長途馳援則交由陸航與輪甲車負責。
  【下一代主力戰車與現有戰車升級】
  以國軍當前的情形而論,M60A3TTS與CM-11在未升級的情況下已無法面對現代作戰,唯有尋求下一代主力戰車汰換部分M60A3TTS或CM-11,並將部分的M60車系升級才能在未來戰場上有效阻敵,考量到臺灣國情獨特,在國際上要向他國購買主力戰車可說是難上加難,現況唯一願出售我國武器的只有美國,下一代主力戰車幾乎可以確定是美製M1車系,至於是M1A1或M1A2仍不明確,前者戰鬥重接近60公噸,後者戰鬥重則達63公噸之數(註三),此等重量不免引起主戰無用論派對M1A1、M1A2是否能用於臺灣產生懷疑。
 
工兵部隊的M3浮橋車等裝備對於主力部隊而言相當重要
 
  但一如上文所提到的,主力戰車重量的增加確實會讓可使用的橋樑數目減少,卻也不致於無橋可用,主要幹道應仍能承受主力戰車過橋的重量,同時提升工兵部隊戰力,透過M3浮橋車等配備也能讓這類問題減小。 M1車系引進最大的質疑則是對陸軍後勤能力的不信任,確實,陸軍當前後勤體系十分糟糕,一件零件申請換發需要數個月,有甚者到退役時還沒看到申請的零件發下,此等後勤體系對於裝備養護來說相當拙劣,令戰車部隊妥善率欠佳,然而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改動當前落伍的後勤體系,並非因此放棄主力戰車的更新,如此可說是本末倒置。
  除此之外,AGT-1500然氣渦輪發動機的養護同樣令人憂心忡忡,AGT-1500的高油耗主要反應在低轉速狀態,高轉速的油耗和柴油發動機相去未幾,對此,M1所裝設的輔助動力系統(APU)能令定點待機的M1關閉AGT-1500,減少該發動機高油耗的低轉速運轉狀態。 AGT-1500雖具有戰場更換發動機速度快的優點,維修卻相當麻煩,若有扇葉受損,便需後送,甚至送回原廠修理,對於國軍而言較為不便,假使國軍有心解決回送原廠這一不便因素,則可和漢寧威爾協商,在臺建立AGT-1500的維修中心,可避免一有發動機故障就得飄洋過海回到美國修理的窘境。
   M1艾布蘭車系或許不是最適合臺灣的主力戰車,但形勢比人強,至少現下我國下一代主力戰車唯M1別無選擇,國軍應當思考如何為M1設計一套符合該車特性的戰術,而非因「不適合」三字而拒於門外。
 
以色列的Magach7升級方案,日後演變為M60T
 
  依目前陸軍預算而論,即便有經費購買M1戰車,也無力全面用M1汰換M60車系,因此M60車系該如何升級便相當重要。M60A3TTS在國際上有諸多改良方案,最著名的是以色列的Magach系列改良,以該系列防禦力最佳的Magach7C為例,正面裝甲據稱防禦動能彈時相當於450mmRHA,對高爆彈的防禦力則達800mmRHA以上,並更換發動機為980匹馬力的AVDS-1790-5A柴油發動機,其餘包含對射控進行升級等,整體戰鬥重自52噸上漲至55噸。其後以色列軍事公司(IMI)以Magach7C為藍本,針對土耳其推出SABRA方案,該方案和前者主要差異在於主武裝改用IMI生產的MG-253 120mm滑膛炮,火力大為提升。土國採用了SABRA方案中的SABRA MK.2方案,即為後來的M-60T,該車在今年的敘利亞戰場表現尚稱良好,甚至有從反戰車飛彈襲擊下存活的紀錄。
  M60-2000方案則是原廠通用動力針對M60設計的性能提升方案,主要將砲塔更換為M1A1砲塔,直接將M1A1的主炮、射控、複合裝甲移植,發動機則更換為AVDS-1790-9A,1200匹的馬力搭配M60-2000約56公噸的戰鬥重量,使該方案具有達21.3的馬力重量比與62公里的最大時速,相較之下,M-60T馬力重量比僅16.7,最大時速也不過55公里,在機動力上更勝一籌,惟價格高昂。
 
雷神公司的M60A3SLEP方案
 
  除上述兩個較為知名的方案,雷神公司在今年也推出了M60A3 SLEP升級方案,主要核心是將發動機更換為95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並將主炮升級為120mm炮,射控亦進行提升,整體控制系統增加GPS連線能力、電子液壓系統等,但對於防禦性能提升方案乏善可陳,僅在砲塔側面增加外掛的柵欄裝甲,以及車體側面增設側裙等。
  就上文三個M60升級方案而言,我陸軍最有可能採用的是耗資較少的M60A3 SLEP升級案,然而該方案的對防禦力提升較少,單就城鎮戰戰場而言並非妥善的升級方案,陸軍若有意採用該方案,應與雷神就防禦性能提升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令升級後的M60A3 SLEP足以在複雜的現代戰場上存活。
註三:網路上時常傳言M1車系重達70公噸,實為誤將短噸看做公噸
 
【結語】
  自16世紀以來,各兵種間的聯合作戰便是致勝關鍵,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以領先他國的三兵聯合作戰(註四)而縱橫西歐,美軍因多軍種聯合作戰橫掃伊拉克陸軍,反之俄羅斯則因各兵種間的不協調,在格羅茲尼損失慘重,上述案例在在顯示聯合作戰的必要性。
  近年的敘利亞內戰、葉門內戰顯示,主力戰車確實已不似過往天下無敵,開闊地形有機率蒙受反戰車飛彈攻擊,城鎮中可能會遭到步兵自高處發射站防火箭襲擊,但通過訓練有素的各兵種間聯合,主力戰車依舊是戰場上的要角。
  引進新式主力戰車對於陸軍戰力來說舉足輕重,即便因諸多因素而不引進新式主力戰車,國軍也應對現有的M60車系做性能提升,最為重要的是必需強化各單位訓練,只有一支裝備足以與敵相抗、訓練充足的部隊,才有能力保家衛國。
 
 
註四:指步、騎、炮兵間的協同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