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的潛艦自製之路─澳洲柯林斯級潛艦

  • 2015-02-23 08:00:00 

篳路藍縷的潛艦自製之路─澳洲柯林斯級潛艦

文/雲陽

 在世界新興潛艦建造國之中,澳洲是少數沒有歷經「組裝、授權生產、自行開發」這種傳統過程的國家,而是一開始即透過自行開發全新船型的方式自建潛艦,此種大膽的途徑不可避免付出代價,但是澳洲堅定政策執行,終於排除萬難,完成第一代自製潛艦建案;並在累積足夠的造艦能量後,開始啟動研擬下一代自製潛艦的構型。(編按)

 確定自製政策

 澳洲早自一戰至二戰之間,在英國協助下曾三度嘗試籌建自己的水下部隊武力,但均功敗垂成,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64年向英國採購8艘妖精(Oberan)級柴電潛艦(最後兩艘訂單遭到取消,經費被挪用於航艦與A-4艦載攻擊機),並在1967至1978年間全數接艦完畢後,澳洲才正式擁有一支可為調度作戰的水下兵力。

 構型選定

 1983年5月,新潛艦設計標案啟動,共有7種公司在年底提出設計構型參與競標,分別為:法國DCN的奧古斯塔修改型、德國IKL/HDW合資的2000型(209型修改版)、德國泰森北海造船廠的TR-1700型、義大利的Sauro型放大版、荷蘭的海象級、瑞典考克姆斯的471型(西哥德蘭級放大版)和英國維克造船廠的2400型(日後成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擁護者Upholder級)等,據估算當時所有競標資料文件總合重量竟高達9000磅。

 最後決選結果於1987年5月13日出爐,澳洲內閣宣布潛艦構型由考克姆斯的471型勝出,戰鬥系統則是洛克威爾公司獲勝,同年6月3日簽署6艘潛艦總價39億澳幣建造合約。

 這項結果當然遭到IKL/HDW的抗議,因為在最初的評選結果顯示,2000型設計的評比分數較高,有多項性能指數均高於澳洲要求的標準,而考克姆斯公司則是連自已都承認471型的性能未能符合要求。但是,評選委員進一步審視兩家設計內容後卻發現,2000型設計之所以能達到要求是因為停用多項重要裝備的結果,而471型的設計則不必執行這種權宜措施,因此德國的設計遭到降評而落選。

 建造與交艦

 第一艘柯林斯號於在1999年2月開工,原訂在1994年下水,不過卻提前在1993年8月28日就舉行下水。

 但是其實船隻卻並未完工,事實上許多潛艦的細部設計甚至還沒定案,許多艦上重要的管路或艤裝也尚未安裝完成,戰鬥系統也還未交付,某些船殼甚至是臨時先用木材覆蓋,再以油漆塗飾,讓潛艦看起來似乎已經完工!

 下水典禮結束後柯林斯號便又再移回乾塢繼續施工,一直到1994年6月才算真正的「下水」,而且拖到1996年7月26日才成軍服役,足足落後18個月,甚至到2000年之前都還被核准執行戰備任務。

 首艦的工程延誤也無可避免影響後續各艦的進度,因此雖然後續5艘都以1年間隔交付,但實際上卻都已落後21至41個月不等,最後一艘潛艦在2003年3月29日才交船,而所有潛艦直到2004年之前都還不具備完整的作戰部署能力。

 交艦時程落後也迫使澳洲皇家海軍不得不延後妖精級潛艦的除役時程。6艘柯林斯級潛艦依照澳洲皇家海軍的分級歸類,柯林斯級屬於攜帶飛彈的SSG攻擊潛艦,而不是專責反潛的SSK獵殺潛艦。

 經過檢討後,澳洲終於在2000年5月決定重新開發新的戰鬥系統,並廣邀洛馬、雷神、泰利斯和STN艾特拉斯等廠商提案,結果在政治壓力下決定採用雷神公司CSS Mk2戰鬥系統,源自使用在洛杉磯級潛艦的AN/BYG-1,算得上是較成熟的產品,因此後續戰鬥系統的研發就較為順利,而且日後也都全面改裝至前幾艘柯林斯級。

 服役表現

 若是撇開開發和建造時的延遲與缺陷不談,其實柯林斯級潛艦在實際服役後的表現卻可算是出色。

 例如瓦勒號服役後在2000年5月加入美國海軍航艦戰鬥群並參與對抗演習,擔任搜索與獵殺假想敵潛艦的任務以保護林肯號航艦,是第一艘成為航艦打擊群戰力成員的澳洲潛艦;在同年的環太平洋演習中,瓦勒號則擔任假想敵的角色,在與2艘美軍核能潛艦的周旋下,逼近林肯號航艦警戒圈內。

 在2001年的串列衝擊演習,瓦勒號再次展現實力,在被獵殺「擊沉」之前,先「擊沉」一艘兩棲突擊艦。2002年的環太平洋演習中,希恩號不讓瓦勒號專美於前,再次突破由8艘軍艦組成的海空反潛網,並完成模擬攻擊程序「擊中」塔拉瓦號兩棲突擊艦和拉許莫爾山號兩棲船塢登陸艦;稍後在8月中,希恩號即使面對規格高出許多的美軍奧林皮亞號洛杉磯級潛艦,仍在對抗演習中,展現幾乎相等的戰力和性能。這一連串的戰績讓西方國家將柯林斯級潛艦譽為「極強悍與寂靜的潛艦」,並且是呈現柴電潛艦威脅的最佳典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