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南海U型線的綠色誘惑

點閱8636
我要評比
 
8/10
 
90
分享
 
大陸近來大規模填海造島受到國際關注。(圖為大陸三沙市政府駐地永興島,新華社資料照)
大陸近來大規模填海造島受到國際關注。(圖為大陸三沙市政府駐地永興島,新華社資料照)

美國國務卿凱瑞訪問大陸,針對南海緊張情勢向北京當局表示,其大規模填海造島,可能對區域穩定和對美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間,美國《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軍方正在考慮通過飛機和艦船,直接挑戰中共在南海的主權要求,作為對中共加快南海島礁建設行為的回應。凱瑞結束訪中行程後,果然傳出兩國軍機船艦彼此偵查與監控的摩擦事件,南海緊張局勢驟然升高。

北京正積極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廣東與福建,東南沿海各港口是輻射範圍,通過南海後往西經印度洋至歐洲,另一條由南海往東進入南太平洋,南海將是關鍵十字路口。若大陸無法有效掌握南海地區控制權,海上絲綢之路經濟發展規畫,勢必會受到限制。同時,大陸在海南島設置文昌太空火箭衛星發射中心,更是共軍發展聯合作戰要害基地;另共軍在海南島亞龍灣建設航艦戰鬥群與核動力導彈潛艦基地,以保障大陸在南海、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地區,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勢力範圍。

 

大陸在西沙與南沙群島8處島礁建立前哨站,加強填海造陸及建設機場與碼頭,除為海軍提供補給基地,並將部署長程雷達與飛彈系統,最終為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ADIZ)鋪路,在戰略競爭極為激烈的海域拓展影響力企圖心旺盛。美國國防部認為,中共在南海的舉動已改變現狀,也有潛在的軍事意涵,這包括發展長程雷達和情報偵監飛機、深水船艦停泊、發展供艦載飛機使用的備用機場等。同時,中國大陸在南海的擴軍舉動,已引發南海周邊各國軍備競賽。美國評估認為,有必要敦促北京當局自我克制,提高透明度,以避免雙方誤判,導致軍事衝突。

但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美國時卻強調,中共在南海地區建設島礁,主要是為改善駐守人員工作與生活條件。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亦表示,中方加強在南海能力建設,有助維護南海安全、穩定和航行自由。外交體系發言還算中規中矩,《環球日報》的社評卻態度強硬,強調美軍的挑釁干預可能使南海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區。加拿大一家智庫擔心,美國可能計畫導演下一個東京灣事件,讓美國有藉口深度介入南海地區。美中情局前副局長莫瑞爾指出,美中在南海對峙「絕對」會構成未來交戰的危險,這將是下任美國總統面臨的重大難題。

隨著南海島嶼主權爭議加劇,華府智庫人士葛來儀建議美國政府,鼓勵台灣就南海U型線的涵意進行澄清,以利美國否定大陸在南海「九段線」主權。隨後,民進黨智庫認為中美戰略矛盾擴大,「天平似乎朝向有利於綠營的一方」,似有配合美國戰略要求,換取美國支持其競選總統之意。有關這一點,我們呼籲民進黨及蔡主席務必謹慎,南海U型線問題不僅涉及美中台及紅藍綠兩個三角形的平衡,更涉及憲法國土疆域問題,是台灣認同爭議最核心部分,務必謹慎。

未來無論哪一個政黨執政,都應整合分歧,推動調整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國防政策內涵,以及軍事戰略規畫與準備,並循序漸進改變國防戰略觀,從過去長期以中共為唯一假想敵的思維,轉變成以建立創新與不對稱的軍事嚇阻能力,充實災害防救機制能量,有效處理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包括陸地、空中、海上、水下,及網路和電磁頻譜的重大威脅、危機或災難,並歡迎亞太國家共同參與安全合作,進而營造兩岸和平發展正能量,成為西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的貢獻者。

面對亞太經濟與安全形勢出現結構性變化,以及美中在南海主權爭議加劇之際,我國應避免在爭議中選邊,但可以積極主張「和平原則」化解衝突危機。民進黨明年有執政機會,切不可為謀取短期政治利益,冒然提出「放棄南海主權」的說法,徒增內部認同衝突與兩岸關係動盪的火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