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的F-35戰機,雖然2011年就在美軍正式服役,但這款第五代低階戰機卻一直被造價過高、瑕疵不斷等問題所困擾。知名軍事部落格《War is Boring》1日引述美軍模擬空戰的飛官報告,更直指F-35的操控性並不理想,在近戰時甚至不敵服役近40年的第四代低階戰機F-16。
《War is Boring》 在名為《你自個兒瞧-F-35該殺的近戰報告》 的文章中,揭露了共計5頁的F-35近戰測試報告。這次測試據稱是今年1月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附近的太平洋上空1萬至3萬英尺處舉行,由沒有掛彈的F-35A與加裝兩個370加侖副油箱的F-16D(批次40)進行模擬空戰。值得注意的是,該批次的F-16是在1988年服役,亦非最新的F-16款式。
結果這次跨世代之戰,並未如預期由F-35輕鬆勝出,而是慘遭在美軍服役已經40年的F-16「擊落」,測試機師還列出一大票F-35的缺失,從引擎動力、機身操控性、到頭盔大小影響視野,全都指向要是F-35在空戰時碰上舊世代的F-16戰機,就只能被對方當靶子打。測試機師甚至直言,如果F-35碰上F-16,最好的應對之道就是「走為上策」。
該報告指出,測試機師擁有豐富的美軍戰機飛行經驗,包括2000小時的F-15E,F-16的30/40/42/50等各批次與F/A-18F也都是熟手。測試機師認為,F-35A的動力表現無論是跟F-15E或者F-16相比,都算是略遜一籌。加上轉彎與爬升速度不夠快,根本無法對更為敏捷的F-16搶到有利位置,近戰用的25mm機砲也根本無用武之地。
《華盛頓郵報》曾經報導 ,號稱功能先進的F-35頭盔造價高達4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00萬元),由於頭盔本身就可顯示相關數據與資訊,所以駕駛無需盯著前方儀表板,可以隨時轉動頭部對目標發動攻擊。但測試飛官在報告中抱怨,F-35的先進頭盔體積過大,駕駛在狹窄的駕駛艙內根本難以轉頭,飛機後方也成為飛行員的視覺死角。擅於近戰的F-16若在空中纏鬥時從後方咬住F-35,F-35容易應變不及。
VIDEO
F-16D雖然不是F-16戰機中表現最突出的一款,但應接不暇的F-35A已是F-35中機動性最強的版本,可短場起飛、垂直降落(STOVL)的F-35B,以及供航母艦載、機翼可折疊的F-35C的近戰表現恐怕更是等而下之。
該報告曝光後,美國官方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立刻為F-35進行辯護。五角大廈方面宣稱,在模擬空戰中使用的F-35尚未裝載可使用其感測器鎖定目標的軟體、沒有匿蹤塗裝、也沒有裝載以先進頭盔直接進行攻擊的武器與軟體,才會有這樣測試結果。問題是F-16也沒有這些裝備,照樣在模擬空戰中輕鬆勝出。
過去常為F-35出面辯護的空軍少將哈里根(Jeffrey Harrigian)表示,F-35的空戰設計就是要在視距外解決對手,根本無需去考慮近戰能力是否優異。美國空軍還強調,過去在4對4的模擬空戰中,F-35每次都能打贏F-16,因為F-35的各式裝備配備與匿蹤技術都更勝一籌
問題是F-35就是用來取代F-15、F-16、F/A-18的新一代機種,而這些機種都可以勝任近戰任務,F-35的外國買家也不見得都有視距外擊落敵機的戰略縱深。美國空軍的說法等於承認美方花了4千億美元研發、單機造價超過1億美元的F-35只能「打群架」,而且只要與敵機在視距範圍內接戰,不敵F-16等老舊機種的可能性確實存在,要是對上其他第五代戰機,不知近戰的勝率會是如何。
第五代戰機:殲-31、殲-20、T-50、F-22、F-35C(由左到右)。(翻攝網路)
其實美軍在今年4月曾傳出將為F-35進行航電設備與發動機升級,有外媒質疑,一旦F-35的發動機、航電和雷達都被替換,究竟造價昂貴的F-35還剩下什麼核心技術與部件?哈里根少將表示,美軍原先對F-35於2016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的規劃不變,但F-35的造價幾乎肯定要再往上翻,外國買家也必須再掏錢才能得到當初美方承諾的先進性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