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軍潛望鏡 - 王志鵬 備役海軍上校
換新司令做法變 潛艦國造回原點

03月02日(一)

2015年2月甫升任上將的新任海軍司令李喜明似乎將改變未來海軍規劃。(資料照片)

 

2013年8月1日海軍上將陳永康接任海軍司令之後,積極開始務實規劃海軍未來十五年願景;2014年1月10日海軍司令部公開「海軍未來制海兵力結構與整建構想」,其中將進一步啟動潛艦國造的程序,並從茄比級潛艦性能重建先行著手,設法恢復茄比級潛艦的訓練功能;據此規劃海軍打算自2015年起以兩年時間,編列4億5000萬元,由台船公司與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重建茄比級海豹軍艦後段壓力殼。

 
 
對此,個人曾於2014年6月9日撰文批評:「國防部與海軍選擇這樣的「潛艦國造」模式,其實就是一種『投機』行為,以兩年時間編列預算提供業界新製壓力殼後段,美其名為奠定建造潛艦基礎,然實際早已預估可能的結果,只不過心存給業界糖吃的心態,其實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雖然從政治的另一角度來看此規劃,此浪費亦可為向美國表態台灣決心開啟「潛艦國造」的第一步。當時個人亦建議,海軍以訓練為由尋求茄比重建,不如將這些經費投入建立「完整潛艦訓練中心」,其所培養和訓練潛艦人才的成效將遠遠大過如今的決策。
 
 
不過,2015年2月甫升任上將的新任海軍司令李喜明似乎將改變此規劃。依據媒體的報導,但經過台船公司工作小組與國內包括東元電機等機電廠商的共同評估,由於所有設備與零組件甚至壓力殼使用的鋼材都是消失性商源,因此必須特別訂製,光是設備成本就接近8億元,若再加入人工技術成本將超過10億元;然而海軍茄比性潛艦能重建工作是以每年的軍事維持費用來支應,並非以「專案」形式執行,因此預算的彈性相當小;再加上台船是上市公司,必須考量營運的成本與利潤,不願意做虧本的生意,因此該計畫可能被迫喊卡。
 
 
另海軍打算開啟一新的計畫,從2015年以五年時間,針對劍龍級潛艦(海龍艦、海虎艦)進行性能提升計畫,第一階段的提升項目先以戰鬥系統的為主,採用分離式多功能顯像控示器等設備,期致使整個戰鬥系統更符合現代化能力;至於第二階段劍龍級潛艦的艦體結構以及機械裝備是否也要進行翻修提升,目前還在評估當中。
 
 
然而這樣一退一進的策略改變似乎仍然存在問題,若媒體所報導的訊息屬實,停止茄比級潛艦性能重建和劍龍級潛艦性能提升的做法確實都是正確的。不過海軍每一年度的軍事維持費著實有限,若不真正汰除二艘茄比級艦,那這兩艘骨董艦每年勢必仍要耗費數億維持費,而無法將有限預算完全轉用;此外,若干專家、學者都知道,兩艘劍龍級潛艦要進行性能提升計畫,光是戰鬥系統每艘少則數十億動則百億台幣,即便是分年緩衝實施,目前的經費仍然是不足(即使汰除茄比級艦節省維持費轉為挹注);若無足夠經費進行劍龍級潛艦戰鬥系統的全面性能更新,只做部分或局部的換新,那所能展現的作戰效能仍將大打折扣(且訓練中心設施也必須同步更新才行)。
 
 
不論是「停止茄比級潛艦性能重建」「劍龍級潛艦性能提升」或是「潛艦國造」的問題,在新任李海軍司令的操作下,或推翻前海軍司令陳永康上將長遠的規劃與部署。未來(短期內,2016年以前)潛艦案恐可能又將成為一個「雞肋」項目,重新回歸到原始起點;美國海軍政策部門是否支持這樣的改變,同意提供技術協助,以及今年立法院新的會期開始後,不論藍綠的立法委員,是否會同意此一計畫之改變,以及後續「潛艦國造」規劃之變化,尚拭目以待。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50302/bkntw-20150302000523495-0302_04411_00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