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美日同盟強化 正面威脅北京
日本新《安保法》16日在眾議院通過後,日美同盟體制進一步獲得強化,對中國大陸將有以下5項影響。
首先,美日同盟體制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對中國大陸構成正面威脅。日本新《安保法》包括「國際和平支援法案」與「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前者授權日本首相可派遣自衛隊到世界各地紛爭地區。後者則包括武力攻擊事態法修正案、重要影響事態法案、聯合國維和合作法修正案等十項法案。自衛隊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16日在華府指出:「日本國會通過安保法案的理由,並非為了解放日本軍事體制,而是為建立強化日美同盟的體制。」
新安保法強化同盟
其次,南海主權紛爭可能成為亞洲下一個重大軍事衝突的衝突點。北京一再以南海紛爭純為亞洲爭端,要求美國置身事外,不過,華府堅稱,確保爭議水域自由航行,和平解決南海紛爭才符合美國利益。
河野16日在美國華府表示,為因應中國在南海製造的緊張情勢,日本未來可能參與南海偵察任務。稍早,他與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討論如何落實美日雙邊防衛方針。他承認雙方確有自衛隊參與南海巡邏的「談話」,也可能參與反潛任務。他指出,由於中國大陸近來在南海活動日益頻繁,且情勢日益嚴峻;因此,日美同盟的體制有必要持續強化。
第三,美軍兩架B-52轟炸機最近成功執行中途不著陸、長達44小時、往返超過3萬公里的轟炸演習任務。兩機從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的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飛往澳洲北部的靶場投下炸彈後再返回基地,澳洲皇家空軍和陸軍亦配合該項任務。五角大廈發言人說,這是一次「轟炸機保證與威懾」(BAAD)任務,「透過這次飛行,美國展示了自己維護亞太、印太地區穩定與和平的能力」。這趟任務也被視為是針對中國及其在南海日益增強的威脅與美軍增強亞太盟友信心之舉。
美軍成功執行該項任務不啻警告北京,美國空軍並非只有關島基地可以干涉亞太地區局勢,必要時美國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透過空中加油後也可到亞太地區執行任務。易言之,解放軍即使摧毀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空軍基地,美軍也有能力從本土進行報復,更何況美國在全球各地都有海空軍基地與海面下難以偵測的核攻擊潛艦,必要時都可以執行攻擊任務。
擴大年度軍演規模
第四,美日今年可能擴大年度軍事演習規模與增加多國軍事聯合演習次數。美國太平洋艦隊指揮官史威夫特上將17日表示,海軍考慮在南海地區部署4艘以上的瀕海戰鬥艦(LCS),美軍裝備充分,已準備好應付任何事件。他並表示,美軍「非常有興趣」擴大年度軍事演習,不排除舉辦多國軍事聯合演習,日本也會應邀參加。美國最新一艘瀕海戰鬥艦「小岩號」18日在威斯康辛州海軍船塢下水,海軍部長梅巴士在典禮上強調,美國將在5年內擴建艦隊達到304艘的規模,維持在全球水域的強勢地位。
今年稍早,美國海軍另一艘瀕海戰鬥艦「福和號」(USS Fort Worth)在南海巡弋時,曾抵近中國島礁。美國海軍表示,今後瀕海戰艦會在南海更頻繁出現。
第五,史威夫特18日在菲律賓訪問期間,登上美國最新式的P-8A「海神式」偵察機,在南海上空參與7小時的偵察任務,他對P-8A「海神式」偵察機的能力非常滿意,但太平洋艦隊總部未說明該偵察機是否飛越大陸正大事填海造島的爭議水域。今年5月20日,美軍一架同型偵察機從菲國克拉克空軍基地起飛,在南海上空飛行時遭解放軍海軍軍艦要求離開。美機當時並未理會陸方警告,繼續完成偵察任務。
最後,從大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17日所說:「近來日本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日本眾議院還審議通過了新安保法案,這是戰後從未有過的,將對地區安全環境和戰略穩定產生複雜影響」來看,北京的確對日本新《安保法》的通過、南海紛爭愈演愈烈、美國海空軍以南海為首要目標演訓任務的日益頻繁,以及美國海空軍在南海偵察活動的日益增加,感到不安。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