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坎培拉級兩棲登陸艦

文:羅臻

 澳大利亞國防軍在1990年代擔任對東帝汶的維和任務後,深感兩棲兵力投射能力的不足和迫切性,2000年提出了「購買新型兩棲艦艇」來替換現役兩艘「卡尼貝拉級」兩棲直升機運輸艦以及「托布魯克號」運輸艦的計畫。2003年11月正式宣布澳洲將購買2艘至少2萬噸級的多功能兩棲艦艇,能同時操作5至6架直升機。澳洲在2004年便提出計畫籌購艦艇,共計斥資近30億澳幣。2014年11月28日「坎培拉號」正式服役,將就船體設計、戰鬥系統、艦體承造等方面介紹澳洲新型兩棲登陸艦。 (編按)

 澳大利亞海軍「坎培拉號」兩棲登陸艦(HMAS Canberra L02)是2艘同級艦的第一艘,它於2008年在西班牙「巴贊」造船廠開工起造,龍骨於2011年在納凡提亞安放,待2012年的年底運送至澳大利亞,由BAE系統公司進行艤裝。這艘專為加強澳大利亞兩棲與反登陸作戰的「准直升機航艦」已於2014年11月28日正式服役,它也是皇家澳大利亞海軍歷來所使用噸位最大的船艦。

 船體設計

 這艘「坎培拉級」的艦體設計是從西班牙海軍的「胡安‧卡羅斯一世」而來,澳大利亞當局將造艦合約頒給納凡提亞,再由澳大利亞的國防承包廠商Tenix Defence接續於2004年2月至2007年1月,根據官方所提出的要求展開組裝,它的功能和設計擊敗了競爭對手、法國承造的加大版「西北風級」直升機航艦。「坎培拉級」的性能諸元與西班牙海軍「胡安‧卡羅斯一世」並無差異,較大的差別在於艦島上層結構與艦身內的佈局,以期能滿足澳大利亞的防務環境條件。它也不像西班牙海軍船艦艦身的完全自製,澳大利亞的船艦是以符合「洛伊德造艦通用準則」為前提,對艦艇的材料、結構、主要與備用機件、緊急操控系統等項目做出明確規範,以期滿足澳大利亞的軍備標準。

 戰鬥系統

 艦上裝備了瑞典製的Saab 9LV Mark 4戰鬥管理系統。觀測傳感器採用了「海長頸鹿」三維觀測雷達,以及一具「吸血鬼」NG型紅外線搜索暨追蹤系統,以便對全天候的海空情資進行觀測。在船艦的自我防禦能力方面,這艘嶄新的歐系血統直升機登陸艦仍然採用了4門法國Rafael公司的「颱風」25公厘遙控武器系統(在飛行甲板的4個角落各安裝1門),以及6挺12.7公厘機槍(用以近距離驅趕海面舟艇威脅目標),還包括1具AN/SLQ-25 Nixie公司製拖曳式魚雷誘餌,以及1具Nulka飛彈誘餌投擲器。但是在「聯合作戰」的前提下,這個等級大型艦艇的防空,仍得由隨行的護航巡防艦與皇澳空軍的戰鬥機(如F/A-18F)提供支援。全艦滿編為358人,其中,皇澳海軍為293人,陸軍62人,空軍3人。

 「坎培拉級」兩棲登陸艦可運載1046名士兵與附屬的裝備。在一趟航行中最多能由直升機的機降部署220名地面增援部隊。它的兩個載具用甲板,其中一個供輕量化載具,另一個供重型戰甲車輛的裝卸使用,各自的面積為1880平方公尺與1410平方公尺,它們在同步運作時可裝卸多達110輛載具。艦艙內最多可搭載4艘兩棲突擊用氣墊登陸艇(LLC),這個等級的LLC可在海象達到4級時仍可派出與回收。

 「坎培拉級」的飛行甲板可以搭載6架歐洲製MRH-90中型多用途戰術直升機,或者同時改搭4架美製CH-47D「契努克」型運輸直升機,這些直升機都能在海象達到5級時還可正常起降。不僅如此,它還能以MRH-90通用直升機與S-70B反潛直升機混合搭配的布局,讓直升機突襲艦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它的直升機庫內最多能搭在8架中型直升機,同時搭載輕量化載具能安排到艦體內的另一層甲板之上。

 原本西班牙的「胡安‧卡羅斯一世」還採用了一般歐製同級艦所慣用的滑跳式飛行甲板,但是顯然地,澳大利亞海軍當局並未採用固定翼飛機配屬在這艘新艦上,日後卻可能部署F-35B「聯合打擊機」。皇家澳大利亞海軍希望能在澳洲空軍訂購100架F-35時,能包含一些可在艦上操作的F-35B(例如購買72架F-35A與28架F-35B);皇澳海軍認為雖然F-35B的酬載量與航程都不如F-35A,但卻能隨艦在世界任何海域值勤,這是陸基戰機所不能及的。

 如果未來皇澳海軍能順利購入F-35B並且部署於「坎培拉級」上,將使澳洲海軍從1984年「墨爾本號」(HMAS Melbourne R-21)航艦除役以後,再度擁有操作固定翼艦載機隊能力。

 艦體承造

 「坎培拉級」兩棲登陸艦的承造起於2008年9月,當時它的第1段龍骨便已切割完成,直到2010年9月23日在西班牙北邊的斐羅爾納凡提亞船廠安放了它104支龍骨的前3支,旋於2011年2月17日由皇澳海軍前1艘二戰時期的「坎培拉號」驅逐艦(HMAS Canberra D33)的艦長柯提斯准將的遺孀維琪‧科提斯主持新艦龍骨的安放儀式。

 在全艦龍骨安放置飛行甲板層的工程完成之後,「坎培拉級」兩棲登陸艦被運送到維多利亞省的威廉斯鎮港,從2012年8月4日起,龍骨就改由「藍馬林」公司的港區重型吊船懸吊在水面,直到8月17日甫航離澳大利亞,這部重型海上承吊船的航行選擇了途經南非好望角的較遠航線,以便防範該艦免於遭受索馬利海盜的襲擊。目的在於防護「藍馬林」號承吊船與「坎培拉號」全新艦體,因為澳大利亞海軍的「軍團級」巡防艦也不能從亞丁灣的反海盜巡弋任務中暫時抽調出來,當時荷蘭海軍當局也拒絕了為這艘掛上荷蘭旗的承吊船擔任武裝護航的任務。

 「坎培拉號」與「藍馬林號」承吊船於10月17日航抵威廉斯頓的菲利浦港。當地是BAE系統公司為「坎培拉號」進行艦島上層結構與艦身艤裝的廠區。而BAE系統公司的澳大利亞部門已於2008年的年中併購了澳大利亞Tenix造艦系統廠。

 「坎培拉號」兩棲登陸艦於2013年2月15日正式舉行下水典禮,之後BAE系統公司持續在維多利亞省威廉斯頓進行該艦的「指、管、通」C3系統與其他上層結構傳感裝製的安裝。旋於2014年3月3日進行第一趟自主動力海上試航,航行目的地為澳洲雪梨港的東部艦隊基地,在返回威廉斯頓前就在當地完成各個船塢測試項目。在這個階段的測試項目首先為甲板的震動損害評估,尤其是推進器在各自高速運轉的狀態下所產生的震波(新的設計取代了昔日的縱列推進布局),以及當艦上的電力迴路遮斷器與緊急電源系統同時失效時的處置,和對於一旦在航行中,船艦龍骨斷裂時的發現,與螺旋槳推進器的鏽蝕等等。

 其餘的各個測試項目在同年的7月舉行,在完成前1個階段的整修之後,所有的項目都已在2014年9月完成。「坎培拉號」兩棲登陸艦於2014年10月9日由BAE系統公司移交給澳大利亞國防部當局的「防務物資組織」。旋於同年11月28日於東部海軍基地雪梨港市舉行成軍典禮,盡管在承造期間它的編號以「LHD01」直升機登陸艦為代號,但全新的「坎培拉號」其艦身的舷號稍後正式改為「L02」(兩棲登陸艦),以便對應於皇澳海軍當局所使用的相同名稱的巡防艦舷號。2015年1月26日該艦在「澳大利亞日」慶祝活動中擔任主力,成為皇澳海軍進行遠航任務擔任先鋒角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