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0J攻擊機

 2015年7月29日,美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接收第一架AC-130J「幽靈騎士」(Ghostrider)特戰攻擊機。該機已由第413飛行測試評估中隊完成「初期研發測評」(IDT&E),隨後將由第1特戰聯隊完成「初期作戰測評」(IOT&E),以及後勤維修等的整體戰力評估作業;預計將在2016年春季完成「初期作戰能力」(IOC)驗證之後,才能正式加入作戰部署以執行特戰任務。美空軍AC-130J係研改自海軍陸戰隊MC-130J「突擊II」(Commando II)型機,其特戰性能為提供地面部隊機動性高、距離遠、直接與長時間攻擊的火力載具,尤其適合需要精準攻擊地面目標的城市作戰。本文即針對其運輸機/攻擊機研發生產背景、高性能傑出特性、未來發展趨勢等範疇,依序為讀者做一介紹。(編按) 

 研發生產背景

 AC-130J型攻擊機的原始載具是C-130「大力士」(Hercules)中型戰術運輸機,在1954年8月23日首飛成功,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完成研發生產,並且成為美國生產量最多(2500架以上)、衍生機型最多(C-130A/C/D/E/H/J/J-30/KA、C/EC/KC/LC/C-130等超過40種機型)、使用國最多(72國)、役期最長(1956年開始服役迄今),目前仍在生產中的現役戰術運輸機。

 第一批量產的機型是C-130A型運輸機,配裝四具T56-A-1A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具推力2790千瓦),總共生產231架,其中11架賣給澳洲空軍。1956年12月,首批交機給美空軍開始服役,隨即逐步汰換老舊的C-47、C-119等型運輸機,1959年2月完成產量後關閉該機型生產線。

 從第一批C-130A型運輸機交機服役以來,即不斷地進行性能提升的研發計畫。諸如:第一批量產的前27架是安裝AN/APN-42型雷達,後來改裝AN/APN-59型雷達,此係考量提升雷達偵搜性能,因而忽略加大機首而影響到其氣動力外形。1964年11月,首飛成功的C-130H型運輸機,係改裝了T56-A-15發動機以改善高空的燃燒性能以降低燃油消耗率(每具推力3430千瓦);另從1974年起,分批換裝提升型的輔助動力與機內空調系統。

 C-130H型運輸機是美軍目前最主要的戰術運輸機,也是外銷出口的主要機型。美空軍、海岸警衛隊、國民兵等共計採購366架,國外則採購了478架;1986年開始交機給我國和日本。美軍有15架C-130H型機,因任務需求改裝成WC-130H以取代WC-130B型機。

 1996年4月5日,C-130J「超級大力士」(Super Hercules)運輸機首飛成功,其提升部分包括換裝AE 2100D3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具推力3458千瓦)、Dowty R391彎刀形6葉式複合材料螺旋槳(減重15%)、自動推力控制系統及螺旋槳無推力自轉功能(若外側發動機故障,可自動執行推力不對稱之平衡控制)、任務電腦、玻璃座艙的數位式航電指示器(包括正副駕駛的抬頭顯示器、全景夜視器)、加強短場與簡易跑道起降性能、14分鐘即可爬升至升限8615公尺(爬升時間減少50%)等;大幅提高飛航安全與減輕飛行員工作負荷,因此只需3位空勤組員(正、副駕駛及一位裝載長),不需要領航官及飛航機工長即可執行任務。

 檢視C-130運輸機半個世紀以來的性能提升計畫,其主要考量是:更換推力更大、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的發動機;改採機翼整合型油箱以提高飛機載油量;提升空載之航電和機電系統;配置貨物裝卸電腦系統;積極開發民用貨機市場等。

 直至2015年,從更換發動機、航電裝備、結構材料,到採用最先進的航太製造科技等作業,都是C-130J型運輸機的性能提升範疇。

 最早的空中砲艇係研改C-47運輸機為AC-47「鬼魅」(Spooky)攻擊機;隨後又研改C-119運輸機為AC-119G「鬼影」(Shadow)與AC-119K「毒刺」(Stinger)攻擊機。

 1965年美空軍研改C-130A型運輸機為AC-130A型攻擊機,主要加裝目視瞄準系統、4挺20公厘M61火神式機砲、4挺7.62公厘M134多管機槍,以及105公厘榴砲、反飛彈熱焰誘餌發射器。1967年在越南獲得實戰驗證,對分散部署於叢林、城市的部隊,以及欠缺空優與防空武力的敵戰區目標等,特別具有徹底殲滅的攻擊戰力;隨後增設APQ-133信標追蹤器、AN/APQ-136移動目標顯示雷達、新式類比式電腦,以及感測器等航電系統,並於1968年配置在美空軍第14空中突擊聯隊,駐紮於泰國,對越戰執行特戰任務。

 美軍擁有超過700架的C-130E/H型運輸機,位居美空運的戰術核心及戰略重要輔佐地位,然因E/H型機日漸老舊,美軍在1996年開始分批採購C-130J型運輸機取代之。

 AC-130攻擊機 「空中砲艇」(Gunship)的作戰需求來自越戰,從實戰經驗得知,美空軍迫切需要快速抵達戰場、攻擊時間長、火力集中、徹底殲滅敵地面目標的攻擊載具。

 有鑑於AC-130A型攻擊機的作戰績效,美空軍配合C-130運輸機的性能提升計畫,賡續研改各型攻擊機。檢視AC-130攻擊機從半世紀前服役迄今,共有AC-130A/E/H/U/J/W等6種衍生機型,目前最新機型為正在進行「初期作戰測評」的AC-130J型攻擊機,以及加裝中程對空飛彈、雷射導引炸彈、AGM-176炸彈等的AC-130W「毒刺II」(Stinger II)型攻擊機,其具備視距外的攻擊戰力最引人矚目。

 高性能傑出特性

 AC-130J型攻擊機研改自C-130J型運輸機,其機體尺寸與E/H型機相同,除了C-130J-30型機,因任務需求而加長機身4.57公尺。加長機身可增加載運容量,如E/H/J型機可裝載全副武裝的士兵92人、或傘兵64人、或74具擔架傷患與2位醫護人員,而J-30型機則可裝載全副武裝的士兵128人、或傘兵92人、或97具擔架傷患與2位醫護人員;在出任務時可減少運輸總架次,大幅減少國防資源與任務風險。

 C-130J型運輸機配置「貨物裝卸提升系統」,系統包括一個電腦裝卸平台,裝載長可遙控貨艙地板的裝卸絞盤、貨盤轉輪等工具進行貨物裝載,大幅縮短裝卸貨物的任務執行時間。早期各型C-130機執行飛行任務的所需「平均維修工時」為1:20(飛行一小時需二十個維修小時),相較於C-130J型運輸機,則只需1:10,整整節省了一半的維修工時。

 AC-130J型攻擊機除具備C-130J型運輸機的上述提升性能及各型火砲,更加裝30公厘機砲、地獄火飛彈、精準導引飛彈等武器,以遂行武裝掩護與偵察、空中攻擊等特戰任務。執行對地攻擊時,必須採用左轉彎環繞目標的逆時鐘航線,原因是機砲設置在左機側。

 未來發展趨勢

 美國計畫採購C-130J型運輸機為177架(空軍125架、海軍陸戰隊46架、海岸警衛隊6架),依其2014會計年度為每架售價6千7百30萬美元;令人跌破眼鏡的是,其外銷售價為1億至1億2千萬美元之多(依不同系統選項而有差異),價格雖然昂貴卻已造成世界各國的搶購風潮。主要採購國:英國24架、義大利20架、加拿大17架、澳洲12架、印度12架、以色列9架、挪威4架、丹麥4架、卡達4架、南韓4架、伊拉克3架、科威特3架、阿曼3架、利比亞2架、突尼西亞2架、沙烏地阿拉伯2架等。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全球戰略考量,AC-130攻擊機並不提供外銷,因而產量不多。美空軍目前擁有H型攻擊機8架、U型攻擊機13架、J型攻擊機乙架等,共計22架尚在服役中。

 至於後續AC-130攻擊機隊是否擴編或汰舊換新,以及採購新機或是由C-130J型運輸機改裝等重大決策,除了要看國際區域衝突的發展趨勢之外;最關鍵的是,2016年AC-130J型攻擊機「初期作戰能力」的驗證結果如何而定。(文/許邁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