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都募不到 哪來的國防?

我國向美國購買的阿帕契戰鬥直升機,陸軍航特部歸仁基地昨天舉行接機典禮,馬英九總統親臨主持並校閱機隊。馬英九再度重申,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必須建立與維持適切而有效的國防武力,除自我防衛,亦可擔負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的任務;即使兩岸關係正處於六十年來最穩定與和平的時刻,但建軍備戰絕不能有任何鬆懈。話雖如此,國防部今年原訂招募二八五三一名志願役士兵,至十一月底止卻只招到三成。另據立委指出,陸軍裝甲兵今年原計畫招募一○七七人,至十一月底卻只達目標數的四%。

所謂的募兵制,是馬英九的競選支票,即使客觀條件尚未成熟,他依舊要孤注一擲。結果,一方面由於社會經濟條件的改變,生涯規劃愈來愈多元;一方面由於軍中管教不時爆發嚴重弊案,尤其是洪仲丘被活活操死,更讓年輕人及其家長視當兵為畏途。從而,三軍統帥經常高喊「必須建立與維持適切而有效的國防武力」,但不要說素質,連募兵都遠遠募不足額了,還談什麼國防?照這樣發展下去,將來阿帕契戰鬥直升機全部到位,卻找不到人來操作,大家恐怕也不要感到意外。

古人有言:將帥無能,累死小兵。今天的台灣,有點類似這樣。馬英九身為三軍統帥,中國一再強調絕不承諾對台放棄使用武力,且台海軍力早已向中國傾斜,但他還是整天宣傳台海緊張大幅降低,嘴巴上說「必須建立與維持適切而有效的國防武力」,實際上對國防根本心不在焉。他所執行的「不武」,美其名是不跟中國進行軍備競賽,實際上則是鬆懈戰備整備的代名詞。乃至於,現在從三軍統帥到各級軍官,甚至義務役士兵、一般民眾,愈來愈把中國武力威脅當作常態,渾然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中國所謂的絕不承諾對台放棄使用武力,以及馬英九以降幻想的「兩岸關係正處於六十年來最穩定與和平的時刻」,其間的誤解多麼危險!再加上,這位三軍統帥一再宣稱,兩岸屬於一國兩區,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兩岸航線是國內航線。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誰要給你募兵啊?在這種情況下,從退役將官宣稱「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到現役軍官遭中國吸收為共諜竊賣軍事情報,不都是「鞏固領導中心」的理所當然嗎?至於作戰技能,今年五月在針對菲律賓外交報復期間,一週內連摔F-十六和幻象戰機,已足以見微知著。

從擔任在野黨主席以來,馬英九便數十次指揮黨籍立委,杯葛重要軍購預算,導致台海軍力向中國傾斜。五年來的執政期間,馬英九嘴巴上宣稱要爭取重要軍購,實際上卻沒有編列相應的預算。最可怕的是,美國政府逐漸擔憂,賣給台灣的先進武器,將來搞不好會被用來倒打美軍,因此不像以往那麼積極軍售台灣高性能武器。我國派赴美國受訓的飛行員,在關鍵作戰訓練課程也傳聞受排除。武器日益輸給中國,現在又來一個募兵制募不足額,所謂的「必須建立與維持適切而有效的國防武力」,到底應當如何翻譯成白話文?

或許,馬英九的用意,就是要使台灣的國防空洞化吧!一旦台灣的國防空洞化(「不武」的真諦),那麼台灣就真的無法維持獨立現狀了(「不獨」的真諦)。一如東海防空識別區完全臣服於中國,馬英九的「不武」也就把台灣的國防「承包」給中國解放軍了。假使馬英九任內致使台灣的國防空洞化,未來的任何執政者恐怕都無法彌補這失落的八年,那麼,所謂的一國兩區、終極統一,就只能沿著馬英九鋪設的軌道前進,「不得不統」了。所以說,務實檢討募兵制、恢復徵兵制的呼聲,有必要嚴肅考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