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任務…漂泊異域70載的遠征軍忠魂歸來
|
印緬叢林中… 被遺忘的白骨
|
|
||
根據統計在二次大戰當時,大約有近兩萬名國軍將士骨骸被遺忘在印、緬邊界叢林中,無人聞問。駐印遠征軍老兵邱中岳生前曾奔走各方多年,推動政府將這些為國捐軀英靈入祀忠烈祠。 2000年當時因為民進黨執政,國防部政策上不太紀念抗日戰爭,只在忠烈祠秋祭當時合併舉行儀式應付了事,為了怕老兵批評民進黨,當時也不允許抗日老兵參加儀式。後來在老兵抗議下,國防部只開放幾位代表參加。 日本海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後,國府派杜聿明率第五軍支援盟軍作戰,由雲南進入緬甸,支援英軍作戰。部隊作戰失利,一部分退回滇西境內,另一部分進入印度境內的,成了後來的中華民國駐印度遠征軍。 民國32年冬,遠征軍反攻緬北,駐印軍犧牲不少英勇將士,遺體草草埋在史迪威公路的雷多地區一帶。抗戰結束後,部隊陸續返國,國共內戰,兩岸隔海分治,近兩萬名國軍遺骸就被留在叢林中變成亂葬崗,幾十年來無人關心,無人奉祀地過了半世紀。 軍方紀錄顯示,駐印軍印度駐地是在印度比哈爾省的蘭伽,民國33年駐印軍副總指揮鄭洞國將軍在蘭伽設立國軍公墓,收容陣亡將士遺骸。蘭伽墓園靠華僑熱心維護,民國71年由聯勤總部提撥經費維護。到民國80年代,台灣官方才派代表前往印度致祭。 但在印緬邊境叢林內還有許多無主墳,我國防部官員必須以機密方式轉往雷多。經過多年尋找,十多年前找到叢林內的亂葬崗,多被葛藤與蔓草遮蔽,這些是因病或戰死國軍將士的墳塚,但墓碑、墓基遭破壞,看過現場的駐印軍老兵邱中岳生前曾用「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形容當地的氣氛。 |
小檔案/遠征軍與密支那會戰
|
|
||
國防部前往招魂的緬甸北部密支那,就是1944年遠征軍與美軍合作,為打通史迪威公路,與日軍在密支那展開會戰,遠征軍在當地犧牲眾多。 密支那會戰是中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之一,戰場在中國大陸雲南省與緬甸北部交界,自1943年10月下旬開始,直至1944年8月2日攻下密支那為止,戰役主要是打通史迪威公路公路,這條公路對西南抗戰基地的補給,非常重要,密支那也因而成為抗日期間最殘酷的戰場之一。 |
國防部赴緬北招魂 明迎陣亡將士英靈
|
|
||
抗戰時期因作戰或被俘,而在國外死亡的國軍將士,近年國防部積極照料其「身後事」。繼赴巴布亞紐幾內亞迎回當地戰俘營死難軍民靈位、重修印度蘭伽中國遠征軍公墓後,日前又與佛教團體合作,到緬甸北部的仁安羌等古戰場進行招魂。 攜帶靈位的軍方官員與法師,預計明天中午由緬甸飛回桃園國際機場,隨即驅車直赴台北圓山忠烈祠,將靈位入祀。 1942年,因應太平洋戰爭爆發,國軍派兵進入緬甸協助英軍對抗日本入侵。國軍雖在仁安羌獲得勝利,但仍無法遏止英軍在當地的全面戰敗。最後我方遠征軍部分退回雲南,部分則攀越山脈與縱谷,撤退到印度,傷亡慘重。 1943年底,國軍在盟國支援下,休息整補完成,由印度東進攻擊緬北,1944年底攻下當地重鎮八莫。此時滇西的國軍也強渡怒江,向西發動夾擊,經歷松山、龍陵等激戰,兩軍於1945年1月在緬北芒友順利會師,將日軍逐出緬甸北部。總計兩次入緬作戰,國軍傷亡數字超過14萬人,其中將級軍官死亡12人(含追贈少將6人)。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