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第3波裁軍!金門「10萬軍」剩4千人
〔本報訊〕國防部推動的「精粹案」,將於下月1日完成,國軍編制員額數將從27萬5000減至21萬5000人,金門10萬大軍,一減再減只剩4000多人。
《聯合報》報導,「精粹案」為國防部在精實案、精進案後所實施的第三波裁軍案,裁軍員額照三軍人數比分配。報導指出,海軍陸戰隊的兩棲蛙人,「特勤」和「偵搜」將各減一中隊;陸戰隊將從3個旅,減為2個;海軍總部、左營軍區大門衛哨以及陸戰儀隊分別改由憲兵、指揮部警衛接手負責。
據了解,過去號稱有「10萬大軍」的金門陸軍,在這次的裁軍案後僅剩4000多人;曾是「第四軍種」的聯勤也將併入陸軍;而原名「軍中廣播電台」的漢聲電台主持人,更難逃裁軍命運,除台北總台外,其餘分台和轉播站只剩6個人。
報導提及,「精粹案」飽受外界批評,認為國防部裁軍只是為了替政府推廣募兵,也質疑官方「只減人力,不減戰力」的說法。
國防部的裁軍「精粹案」下月一日正式完成,國軍編制員額數從廿七萬五千減為廿一萬五千。海軍陸戰隊的兩棲蛙人,「特勤」與「偵搜」各裁減一中隊,過去號稱十萬大軍的金門,從精實案起大幅縮編,精粹案完成後僅剩四千多人;而漢聲電台四名今年入圍金鐘獎的主持人,月底都面臨裁員命運。
精粹案是十餘年來,繼精實案、精進案後的第三波裁軍,自民國一百年起逐步削減,到下月一日完成。
裁軍員額大致按照三軍人數比例分配。海軍陸戰隊的兩棲蛙人,「特勤」與「偵搜」各裁減一中隊。陸戰隊原有三個旅,減為兩個,海軍總部與左營軍區大門衛哨,改由憲兵負責。陸戰儀隊也由指揮部的兩個警衛排兼任。
陸軍方面,過去號稱十萬大軍的金門,由於戰略地位改變,從精實案起就大幅縮編,精粹案完成後僅剩四千多人。曾經是「第四軍種」的聯勤,併入陸軍,特有的「飛駝」軍徽也走入歷史。
軍事發言人的職缺,原本也要裁撤,由政戰局副局長兼任。但外界質疑國軍組織龐大,發言人幾乎廿四小時待命接電話,堪稱「全軍戰備等級最高的部隊」,最後決定保留,但政戰局被分配到裁減一個少將缺,副局長由兩人減為一人。
原名「軍中廣播電台」的漢聲電台,在精粹案完成後,除了台北總台以外,全台十多個分台與轉播站,一共只剩六個人。漢聲老員工感嘆,今年金鐘只有四項入圍、無人得獎,創下歷年最差,原因是前途無「亮」,衝擊士氣。軍中還有人自嘲,精粹案可以改稱精「瘁」案。
精粹案結束後,國防部將緊接著推動第四階段「勇固案」,內外批評聲不斷,認為不可能如官方宣稱「只減人力,不減戰力」,只是為裁而裁、替政府兌現募兵支票。
質疑聲浪此起彼落,國防部改口說勇固案還在評鑑與整備,明年下半年才會執行。但對最引人關注的全軍員額總數,國防部至今仍未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