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研5號不見了 油汙恐失控

1445點閱
 
2/10
我要評比
影音來源:中天新聞
海研5號沉沒時畫面 。(海巡署提供)
海研5號沉沒時畫面 。(海巡署提供)
圖為2008年巴拿馬籍晨曦輪擱淺漏油汙染海域,海事工程公司人員在石門海邊進行岸邊汙油打撈回收。(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2008年巴拿馬籍晨曦輪擱淺漏油汙染海域,海事工程公司人員在石門海邊進行岸邊汙油打撈回收。(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海域航線交會區及船難事故地點示意圖
台灣海域航線交會區及船難事故地點示意圖

國慶日傍晚,國內最大研究船海研5號在澎湖外海沉船,也讓國人的心沉到谷底。海研5號沉船第10天,昨天檢調才首度帶隊重返現場,潛水員也試圖下海探勘船體現況,卻因海象不佳,連船都找不到;不少民眾擔心,這樣下去可能重演13年前的阿瑪斯號油汙事件,造成國內海洋生態浩劫。

海象不佳 除汙大挑戰

 

對於外界的質疑,環保署水保處處長許永興表示,雖為保險起見,環保署與船主科技部都認為海研5號沉船內的餘油應盡快抽出,但近日海象一直不好,昨天潛水人員嘗試下海探勘就無功而返,更不要說動手抽油、除汙了。但根據環保署以人造衛星嚴密監控的結果,海研5號事故海面除了些許疑似機械潤滑油流出的「油花」,目前並未發生明顯的漏油情況。

國民黨立委、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說,海研5號跟2001年在墾丁近岸造成重大油汙事件的阿瑪斯號情況不同,海研5號沉船的地點在澎湖與本島間的深海海域,該處海底地勢相對平坦,油箱破裂機率較低;就算油箱破裂漏油,以深海洋流的巨大衝擊力,應該也會很快被沖散、消化。

經驗豐富 民眾可放心

更甚者,許永興強調,海研5號是油電船,使用的是高級柴油,與一般漁船或貨輪採用的燃料油不同,具有黏滯度低、揮發性高的特性,就算不幸漏油,油也會浮在海面上,快速被蒸發或隨著洋流沖掉。大家印象中沉船事件後,一層厚厚的黑色浮油覆蓋在海面上的情況,並不會發生。

事實上,阿瑪斯號油汙事件後,根據統計,台灣海域近13年來,大大小小的船難暨卸油浮筒飄散事件,累計就多達29起,即每年平均就有2件以上類似事件,「環保署、海巡署等相關單位處理能力可謂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民眾大可放心啦!」

找到沉船 才能抽餘油

海研5號船主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副院長綦振瀛強調,科技部也想盡快將海研5號的餘油抽出,但抽油不是說抽就抽,該部會加強定位把沉船找到進行探勘,然後擬訂除汙計畫報請交通部同意後,才能進行抽油,「若抽油過程稍有不慎,造成更大規模的海洋汙染甚至意外,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諸葛風雲 的頭像
    諸葛風雲

    中華台灣福爾摩沙國防軍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