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國防自主有成 再寫建軍新里程】國防自主 必行之路

文/李康銘 圖/李康銘‧編輯室 期數:723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去年轉型為行政法人以後,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累積前人的努力與科技能量,積極地展示國防自主的決心與豐碩成果,尤其是新型飛彈系統與無人載具兩大領域均獲傑出成就,不僅是國人的驕傲,更扶植許多軍工衛星產業,開創產、官、學界多贏局面。

  該院也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國防科技工業,達成獨立自主之國防建設」,達成「全民國防」之終極目標。綜觀國防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之趨勢,亞太地區亦不乏許多經政府扶持、委由民間廠商研發與生產的國防工業,其中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與以色列,都有許多值得借鏡與參考之處。

  以色列專精高端領域

  由於地處中東並受敵對環伺,以色列隨時處在備戰狀態,加上曾因戰爭而遭受打壓,至關重要的作戰裝備屢遭扣押,成為備戰心頭痛。自此,以色列開始建立更為高端的武器與裝備,力圖擺脫對外國軍備的依賴。尤其民營廠商看準一些較為小型卻日漸重要系統,試圖專注在一些特殊領域的產品,通過合併和聯合開發的模式尋求更大的合作力量。

  如Elbit系統公司專注飛機和戰甲車改裝升級,同時開發C3系統,至今尚在使用冷戰時期西方與東歐國家的現役武器,都是他們潛在客戶。另看準無人機潛力,以色列在2005至2012年間相關產業出口,共取得46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尤其在小型偵察監視無人機的國際市場佔有率,更位居全球之首。

  新加坡規模小志氣高

  新加坡上市公司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在2007年是排名全球第19位的航太與防務公司,下屬四個分公司分別負責航太、陸上、電子與海事等領域,超過2萬名員工投入,研發能量始終未停。較為著名的產品包括Terrex八輪甲車、SAR 21型步槍、堅忍級船塢登陸艦。近期還取得英國陸軍訂單,把源自英國BAE的Bronco全地形車優化後,再出口回銷給英國陸軍。

  新加坡武器開發經常與負責管理與研發的國防科技局(DSTA)合作,以根據軍方經驗與需求,開發適合於前線官兵使用的武器系統。並且與外國相關的機構合作,經由技術與經驗分享的做法,升級或優化現有的武器系統,使得新加坡在國防工業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日本出口受限自產自銷

  日本在二戰後受「和平憲法」限制,無法出口武器,但其研究開發工程卻始終未停。自1990年代起,自衛隊絕大部分武器系統超過90%都是國產,其關鍵在武器採購三原則:(一)國內提供;(二)如國內無法提供,必須運用國內產業能量在國內製造;(三)投資設備使用必須超過原計畫採購的目標。相關做法,使日本武器開發能量始終保持在一定的水準,包括三菱重工、三菱電機、川崎重工和日本電氣等,都是名列全球百大的軍工企業。

  中科院未來發展受矚目

  日前中科院邀請媒體參訪國防自主研發成果,並首度公布雄風三型飛彈試射畫面;此外,也說明自主研發之無人飛行載具效能。事實上,中科院長年來累積豐沛能量,在轉型行政法人後,除法規限制大幅鬆綁,科研亦更具彈性,以「紅雀無人機」為例,不需跑道即能以手投擲方式起飛,並採降落傘或滑降方式回收,配備飛控電腦等裝備,可執行自動飛行、全球定位導航、即時影像與航資傳輸作業,能支援小部隊作戰、偵察及目標獲得等任務,除了作戰外,也可以運用在國土安全監控上。排除敏感的軍事用途,展望全球災防商機,相關技術必大有可為。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防自主政策指導下,目前「國艦國造」已取得卓越成果,未來是否能延續IDF戰機科研能量,再度邁入航空工程領域,中科院未來動向,的確至關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