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無人機專業部隊現況與挑戰

◎ 翁予恆

 無人機具備低成本、高酬載、高戰場存活率、無人員傷亡、可執行多重任務等特性。美軍認為無人機是實施反恐任務之最佳利器。自從美軍運用無人機執行反恐任務以來,其性質從單純之情報蒐集、戰場監視等,演變成今日空中打擊任務。自總統至戰區司令部司令,都認為無人機可以減少人力且有效果的打擊恐怖主義,因此無人機服役數量每年不斷增加,光美國使用的掠奪者無人機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但任務出勤率繁重,操作人力有限,與無人機數量無限增長,現今美軍無人機任務執行率已經面臨最大負荷。造成之訓練成效不彰、專業人力不足、飛行員離職增加、人才召募短缺、飛行員士氣低迷等問題已經浮現。相關問題分析如次:

 一、任務出勤繁重、人力不堪負荷

 美軍無人機操作分工專業,有超過100名人員同時執行一台無人機所賦予的工作,包含飛行員、感知器操作員、情報分析員、通信系統工程師、後勤、武器酬載等不同領域之專家。無人機之操作上由飛行基地人員進行視距內起飛操作程序後,就可利用衛星通信將飛行任務與情報搜集儀器操作任務交給地球另一端位於本土之專業飛行員與感知器操作手實施操作。其任務也由本土決策單位決定偵蒐、攻擊之目標。也因為如此複雜的分工,所以美國空軍雇用了超過11000名無人機操作人員在確保掠奪者以及死神等無人飛機能每日24小時在伊拉克、敘利亞、巴基斯坦、阿富汗、葉門、索馬利亞執行戰場空域巡邏任務。這樣一年大約花費40億美金之支出,還不含中情局專屬無人機執行秘密勤務所需經費。

 美軍擴展無人機戰場運用非常迅速,1995年在波士尼亞危機中第一次使用掠奪者無人機,2001年開始運用於阿富汗上空,2004年隨時有5架掠奪者在伊拉克上空執行戰場空域巡邏,2005年8架,2006年11架,2007年18架。不論總統或國會皆無條件通過預算分配案,以支持越來越多的無人機任務。為滿足作戰需求,2007年開始要求通用原子能企業生產飛得更快更高、酬載量更大及可執行更精密攻擊任務的死神無人機,這使得2008年美軍可以同時有33架無人機在目標區上空執行任務。而每次戰場空域巡邏架數從2009的38架到2010的47架,每日無人機的總錄影時數也超過1000小時。2011年時美國國防部要求要同時有65-85架掠奪者搭配死神無人機混合編隊在天空執行戰場空域巡邏。

 相較於二戰時期,美國空軍飛機從6800架迅速擴張到1941年的80000架,今日無人機擴張程度,已超乎現實所需及二戰歷史。美國空軍高層在面對國防部大肆擴展無人機,而剝奪正規空軍資源的問題,稱為「把老虎的牙拔掉」,因此建議國防部把戰場空域巡邏架數的上限定為59架以下,但美國國防部為因應美軍勢力撤出中東所造成的真空期可能使塔利班恐怖分子襲擾阿富汗政府,以及因應IS擴張,故2014年將無人機部署至科威特,提高戰場空域巡邏架數到65架。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美軍在阿富汗與敘利亞共執行了3300次任務,且攻擊了875個目標。

 這種無人機勤務的迅速擴張導致人才的召募與訓練面臨考驗,也嚴重損害現役人員之休假,例如現役人員必須每日輪值12小時班,1星期執勤6天,每年慰勞假只可休10天以內。

 二、操作環境不佳、影響人才留營召募

 無人機地面遙控站設計當初並非完全考慮飛行員系統工程,而是以工程師的角度建造。例如機艙內監控各次系統的螢幕是以紅色顯示,這對習慣紅色為緊急狀況之飛行員造成了心理上的緊張。而因應任務日趨繁重,在簡單的機艙中不斷加入新的操作系統,使得機艙內有4支操縱桿及4個主螢幕。更離譜的是,前線的指揮官在監控站中可直接以電話申請臨機目標攻擊,但因通信系統未整合至飛行員頭盔中,因此造成飛行員必須分心於電話接聽與操作飛行器。

 工作超時與不人性化的機艙環境,造成人才留營與召募上的意願不高,因此空軍必須從戰鬥機與轟炸機飛行員中調派飛行員飛行無人機。所以大批非志願的飛行員被強迫短期輪調至無人機偵蒐大隊操作無人機,如此士氣低迷已是常態。空軍為彌補飛行員不足,同時也調派無人機之飛行教官至戰鬥部隊操作無人機,這樣的應變方式造成訓量不足,進而衍生初階飛行員結訓量不足與線上飛行員工作過勞問題。

 三、飛行員健康水準下降

 無人機飛行員需長時間飛行,其滯空時間超過戰鬥機好幾倍。偵搜大隊特指派具有實際經驗之飛行員與醫生擔任心理諮商員、專業醫生、軍中牧師等職務,以對飛行員進行生理、心理檢查與創傷復原工作。有時甚至必須應飛行員要求開立提神藥(安非他命)給飛行員,以利其長時間飛行,但提神藥有上癮性,因此特准許飛行員輪替進行短暫休息,並住宿營區等。

 美國空軍第726無人機作戰隊駐防在內華達州克里奇空軍基地,也是執行海外無人機飛行的首要單位。根據內部問卷,官兵普遍認為人員短缺、過多行政工作、工作超時且日夜顛倒、輪調時間間隔過長等為主要士氣低迷因素。

 美軍解決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美軍特從下述要點著手,希望解決問題。

 一、減少戰鬥空域巡邏架次

 依據空軍參謀長威爾許上將證實,目前空軍至少需要訓練300名以上無人機飛行員,才能應付任務所需。但實際上教官人力不足,因此每年只可訓練180員。美國國防部計畫與10月開始,將每日65架之戰場空域巡邏減少至55至60架,如此可減少人員超時,飛行教官可返回崗位擔任教學工作、以及飛行員健康可獲得較佳保障。這項決定可以增加每年100名新飛行員換訓數量。

 二、增加合約商支援項目

2014年開始,因應美軍撤出阿富汗,美軍逐次減少戰場空域巡邏,但是因IS對敘利亞與伊拉克之攻城掠地,美軍不得已又要增加地區情監偵任務之需求。目前因人員離職數量激增,大約只有今年3月飛行員數量之85%可供利用,其中又只有35%之飛行員具備特殊專長簽證,故這又影響出勤頻率

 囿於飛行任務頻繁,單位無法釋出經驗老到之飛行員擔任教官,所以美軍將尋求合約商協助。合約商可從事無人機起飛段與回收段等非涉及機密等部分工作,另一方面,合約商也可藉由聘請退休飛行員或其他專家,對現役部隊進行基礎學科、飛行模擬器,甚至實機飛行訓練,如此可使空軍訓能增加,且不須擔心教官不足之風險;另,大多數退休飛行員較喜歡由合約商聘請,因民間企業不同之福利待遇,也可貢獻所長於國家。

 三、增加飛行員待遇

 兩年之內將有大批18X(專業飛行班)專業飛行員陸續退伍,因為超時工作性質與惡劣之環境。美國空軍將計畫增加其每月之飛行專業加以從850美元增至1500美元,或增加續服獎金等。

 美國面臨全球不穩定,對於情監偵需求不減反增。國防部一方面追求可滿足各作戰區情報需求之獲得手段,另一方面要尋求減輕飛行員工作壓力與增加招募人數之方法,外界在解讀如此軍事大國的優勢科技作為下,也要思考其所面對的問題,以為我們借鏡。 (作者為國防大學教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諸葛風雲 的頭像
    諸葛風雲

    中華台灣福爾摩沙國防軍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