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密集測試陸基移動式攔截系統
編譯高銘澧/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陸軍3月底展開一連串「間接砲火防護能力增益 2—攔截」(IFPC Inc 2-I)系統試射,先後藉「多用途發射器」(MML)發射刺針飛彈與響尾蛇飛彈(AIM-9X),乃至於長弓地獄火飛彈,並成功攔截靶機,預計最快可在2019財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IOC)。
IFPC Inc 2-I為美國陸軍針對無人機、巡弋飛彈、火箭、火砲與迫擊砲開發的陸基移動式攔截系統,主要發射載具則為「多用途發射器」(MML),並整合「整合式防空&反飛彈戰鬥指揮系統」(IBCS),加上哨兵雷達及現有其他種類的攔截飛彈,構築360度無死角的防空系統,並可同時迎擊來自不同水平方向的威脅。
現在美國軍方有最主要的野戰防空載具是復仇者防空飛彈車,其雖然能擔任地面野戰防空任務,卻無力攔截巡弋飛彈、火箭、火砲或迫砲等敵間接砲火,因此美軍自2012年起開始研發此系統,打造新世代野戰防空/防砲火能力。
IFPC Inc 2-I的主角—「多用途發射器」(MML)以中型戰術載具家族的M1095型拖車作為拖車頭,搭載3x5共15個發射單元組成的發射器,發射器本身可360度旋轉,仰角可從0度升到90垂直發射。每個發射單元均可依照任務需求不同,配備單一枚大型攔截飛彈或多枚小型攔截飛彈。
美陸軍先於3月24日在佛州的艾格林空軍基地以MML完成刺針飛彈試射,接著再於白沙飛彈試射場完成地獄火與AIM-9X試射。
由於IFPC Inc 2-I為陸軍「航空暨飛彈研究與工程司令部」(AMRDEC)及陸軍「飛彈與航太專案執行辦公室」底下「巡弋飛彈防衛系統」(CMDS)計畫辦公室合作的心血結晶,此外,未來將有6套MML於列特肯尼陸軍基地組裝,因此被視為30年來首個由政府工業基地主導的開發採購案,希望能夠改變過去由各大軍火商主導,政府只能被「牽著鼻子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