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別再空降軍情局長
軍情局長湯家坤中將於2011年10月到任,現已做2年半,是近12年9任局長中,最久任的1位。可能做久了,情治圈屢傳湯家坤有意換個職位,心似已不在軍情局。
近12年來,軍情局長已換了9人,全是空降,能做滿2年任期者,只有湯家坤1人。
把這個要職當跳板
空降的軍情局長,面對新職大致有兩種態度,一種是積極做些立竿見影的績效;另一種則是謹小慎微,以不犯錯出事為首要考量。兩種心態目的一致,希望藉這個要職當跳板,晉升上將或重要軍職。偏偏情報工作如種樹,10年未必能成蔭,就算天天細心灌溉呵護,也未必看得到果實。要當好軍情局局長,既不能冒進,也不能保守。
扁政府時代的軍情局長職位,成為晉升上將的跳板,包括薛石民、戴伯特、余連發與彭勝竹,都是做完職務升上將,一口氣連續「4連莊」。其中,只有薛石民任職超過1年,其餘3人任期未達1年即升官走人。
其後,由憲兵司令沈世籍接局長職務,沈雖有「久任一職」的心理準備,但2008年總統大選投票前1周,時任國安局長的許惠祐自國際情報交換掌握到中共部隊前進部署到第一線的情報,兩岸情勢一觸即發。軍情局因情報判斷,沒有把這則情資交給國安局,導致許惠祐還需靠「國際管道」取得,一怒之下,建議陳水扁總統換掉沈世籍,再將到職國防部電訊發展室主任僅3個月的葛廣明,調升到軍情局長來。沈世籍還是沒有做滿2年任期。
而葛廣明只做了1年半,也因為軍情局內鬥遠因,和涉及情報經費運用判刑去職,也沒有做滿任期。馬政府上任後,第一個派任的軍情局長是張戡平,派任時,即知其屆齡問題,換言之,當初也只是準備讓張做2年,沒有要其久任的打算。
由於軍情局長是重要軍職,以往需資深中將才有任職資格,位階較軍團指揮官高,能達此條件者,都有晉升上將的機會,不升就得面臨退伍的選擇,所以任內很難全心致力於情報工作。
想突破這層障礙,當局就需在情治圈有計畫培養接班人選。空降作戰指揮體系將領到軍情局,實非長久之計。
湯家坤也是從陸軍作戰指揮體系空降的局長,唯一不同的是,湯家坤無論是期別或年資,都算年輕,並沒有升上將否則就得退伍的壓力。
今年年初,湯家坤很想爭取調任陸軍八軍團指揮官,但未能如願,最近又傳出湯可能接任憲兵司令。總之,湯家坤似已無意久任軍情局長,異動傳聞不斷。
湯家坤既已無心,國防部何不乾脆成全。讓真正具情報專業的人去當軍情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