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戰隊兩棲裝甲戰鬥車與運兵車發展現況

◎ 邱榮守(譯)

 美海軍陸戰隊於「遠征戰鬥裝甲車」建案上花費近3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後,在國防部的支持下,於2011年1月6日宣布取消該計畫,繼而代之的新建案是「兩棲戰鬥車輛」計畫。配合新建案期程,美海軍陸戰隊亦同時啟動「海軍陸戰隊輪型裝甲運兵車」建案,作為陸戰隊員在登陸行動過程中的安全屏障及機動儎台。然而,在外界質疑及預算壓力下,運兵車建案在2013年6月遭凍結,9個月後解凍復活。美國國會CRS智庫特別針對建案發展背景與相關風險議題提出專業評估報告。本報特別摘錄重要內容,與讀者共享。 (編按)

 發展背景

 根據1986年10月1日通過的美國法典第10篇第5063款中,賦與美國海軍陸戰隊關於編組與功能的權責為:「海軍陸戰隊負責組織、訓練與武裝所屬部隊,使其具備執行兩棲與地面作戰能力,俾為海軍開先鋒建立灘頭堡及執行海上登陸作戰。」

 就法律層面而言,海軍陸戰隊被要求配賦所屬部隊在執行兩棲與地面作戰方面所需的必要裝備。因此,兩棲戰鬥車輛(ACV)及陸戰隊輪型裝甲運兵車(MPC)可以視為美國防部(DOD)及海軍陸戰隊在符合法律的要求下,所共同合作研發的整合性系統。

 在花費近30億美元研發經費後,海軍陸戰隊在國防部的支持下,於2011年1月6日宣布取消「遠征戰鬥裝甲車(EFV)」建案計畫。EFV原始目的是設計用來取代已使用40年之兩棲突擊登陸裝甲車(AAV),該車為美海軍陸戰隊現役主力兩棲運輸工具,主要任務是在敵對火力狀況下,負責「艦—岸」登陸運動,將登陸部隊及其裝備從兩棲登陸艦艇上安全運送上岸的角色。登陸上岸後,登陸部隊則將其轉成裝甲運兵車使用及提供戰場上火力支援任務。

 EFV建案被取消的原因是過度追加預算及作戰性能測試的結果不符要求。更新AAV是國防部的重要且既定政策,五角大廈聯參本部承諾會盡快地提出「更合適及持續戰力」的裝甲輸具以取代EFV。ACV就是用來準備汰換AAV的新選項,其具備原本EFV擁有的優點但更能符合實際作戰需求與成本效益。

 配合ACV的建案期程發展,美海軍陸戰隊亦同時開發MPC,作為陸戰隊員在登陸行動過程中的安全屏障及機動儎台。到目前為止,海軍陸戰隊尚未擁有像步兵裝甲運兵車一樣的重型輪型裝甲戰鬥輸具,以讓陸戰隊員可以在內陸執行機動作戰任務。陸戰隊裝甲運兵車的作戰需求並不像AAV、EFV或者ACV一樣須具備兩棲功能,但被要求必須具備泳渡內陸河道的能力,如河川、湖泊及其它的內陸的水域障礙,如在沿海(岸)地區執行岸對岸的作戰行動。由於外界質疑ACV及MPC對於兩棲作戰需求似乎有重疊性,再加上預算壓力,海軍陸戰隊在2013年6月決定將MPC建案計畫凍結且在10年內不會再重啟該計畫。

 由於美海軍陸戰隊已參與伊拉克及阿富汗地面作戰行動長達10年之久,及諸如精準導彈等反介入科技的擴散,軍事專家質疑美海軍陸戰隊在未來是否還會再被指派參與大型的兩棲攻擊作戰任務。美海軍與國防部為回應外界的質疑,同時也認知到有必要對海軍陸戰隊未來的作戰角色進行總檢,並於2012年公布未來海軍陸戰隊如何執行兩棲作戰的戰略願景。該願景主要論調是海軍陸戰隊及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對於防衛一個海洋國家全球利益的任務將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維持兩棲突擊作戰能力的需求對於海軍陸戰隊高層而言,等同於籌獲ACV及MPC計畫所需資源。

 國會所關切議題

 美國國會職責是負責所有武器系統建案預算的授權與撥款,包括ACV及MPC。在國會監督角色中,其所關切的議題不僅是ACV及MPC兩項裝備如何讓海軍陸戰隊在兩棲作戰發揮戰力,而且還關心其在岸際作戰中所能發揮的效益。考量過去EFV裝備研製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及現在與未來都將面對的預算緊縮,國會正以更主動積極的作為,來檢視這兩個建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預算可承擔性。

 海軍陸戰隊對ACV的辯解

 到目前為止,海軍陸戰隊仍然使用AAV-7A一系列的兩棲突擊輸具,來接運陸戰隊員從船艦到灘頭。AAV裝備於1971年正式服役,將持續被使用直到被ACV或類似輸具所汰換為止。

 過去這些年來,海軍陸戰隊強調AAV裝備的操作、維護與維持等作業愈來愈困難。這40年來武器科技及其威脅能力已突飛猛進,儘管AAV裝備進行多次性能提升,在水域與陸地的機動性、致命殺傷力、防護與網路等能力上仍有諸多弱點及不足之處。尤其是從艦到岸上的兩浬水域可說是AAV存活率的關鍵距離,此議題不僅關乎輸具本身的完整性,且還關係到兩棲作戰部隊的存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