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12架首批量產Su-35S型戰機交機,正式納編俄羅斯空軍第23殲擊航空兵團第1大隊,其駐地緊鄰在中國東北邊疆區的捷姆吉機場;此外,在同年11月珠海航展中,Su-35戰機多次飛行展示其精彩的操控性能。近期內的活動,無不吸引著國際軍火市場的關注。

 Su-35戰機係「蘇愷」(Sukhoj)航空集團研製的單座、雙發機、高機動性的多功能重型戰機,本文即針對其研發生產背景、高性能傑出特性、視距內纏鬥動作、未來發展趨勢等範疇,依序為讀者介紹。 (編按)

 研發生產背景

 1977年5月20日首飛成功的Su-27「側衛」(Flanker)戰機,其高性能設計依最新戰機世代的分類,屬於第四代戰機(意指1970年代陸續加入服役者);接著在1987年3月,蘇愷設計局賡續結合各種當時最先進的航太科技,將其提升為Su-27M衍生型戰機,以最新戰機世代的分類屬於第四代的提升型,所以簡稱為「第四代半戰機」,其他相同背景的諸如:美國F-15E、F/A-18E/F戰機,俄羅斯MiG-35、Su-35戰機,歐洲EF-2000戰機,法國Rafale戰機,瑞典JAS-39戰機,中國殲-10B戰機等,其共同的特點是,尚無低偵測度的匿蹤性設計。

 1988年6月28日,第一架Su-27M原型機完成處女航試飛,隨後立即製造了10架生產型戰機。進一步比較Su-27M型與Su-27戰機的差異,不論是在飛機結構、機體複合材料、發動機、雷達、武器系統、飛控系統、軍械掛載等方面,全都大幅提升了戰機性能。這型跨世紀的多功能戰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出廠的Su-27M型戰機,為了外銷的商業利益考量,改名為Su-35「超級側衛」(Super Flanker)戰機。

 Su-27原本就是一架設計傑出的戰機,可以勝任設計構想中的所有作戰任務;主要的原因是,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諸如可以加裝額外的航電系統、燃油、掛載等,幾乎沒有提升戰力所需的裝載限制。

 Su-27的衍生家族系列中,Su-35戰機是最先進的研發機型;雖然始於Su-27M原型機的提升研發,但由於賡續採用最新航太科技進行大規模的系統研改,諸如加裝如同Su-33戰機的前機側「三角輔助翼」、AL-35F發動機、相位雷達等,可以說是一架具有特色的多功能新型戰機。

 Su-35戰機的推力系統設計,原本就有二維向量的功能選項,然而為了強化宣傳效果,1996年換裝具有二維向量推力控制系統的117S型發動機,以後生產的Su-35戰機,特別改稱為Su-37戰機,但在2001年莫斯科航展時,Su-37又回復原名Su-35戰機。

 2014年首批量產交機的Su-35S型戰機,係2008年首飛的提升型,最明顯可見的是外型改變,諸如:拆除前機側的三角輔助翼與機背上的減速板、進氣道擴大、加裝空中加油管、改裝AL-41F1A發動機等;機內則有航電系統與座艙設備的全面升級,諸如:後視雷達(可向後發射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被動式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數位式線傳飛控系統、多功能玻璃數位顯示器等。

 Su-35戰機從研發迄今,其家族系列有許多不同編號,簡單說明其相互間的關係。Su-27戰機的衍生型有:Su-27M/Su-35(提升型)、Su-30(全天候對空與對面「地與海」攻擊型)、Su-32(Su-34外銷型)、Su-33(艦載型)、Su-34(戰轟與偵察型)等;而Su-35戰機的衍生型則有:Su-37(短場起降型)、Su-35BM/ Su-35S (提升型)。

 高性能傑出特性

 Su-35「超級側衛」戰機與其家族系列元老Su-27「側衛」戰機一樣,初始設計是定位在「高空高速攔截機」,經由整合飛機結構與重新設計機身,並把AL-31F發動機升級為重量減輕、推力增加、燃油使用效率提升的AL-35F發動機,推重比立即高達1.1,再加上優良的氣動力設計,使其兼具載彈轟炸與近距離纏鬥的戰力,因而成為攔截、戰鬥、轟炸、偵察等戰力齊備的多功能戰機。

 航電系統:Irbis-E型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KNIRTI SAP-14型干擾莢艙(中線掛載)、KNIRTI SAP 518型干擾莢艙(兩翼尖掛載)、OLS-35型紅外線搜索與追蹤系統、Khibiny-M型電戰莢艙等。

 在多次航空展的表演中,擁有數位式線傳飛控系統、高氣動力外型、前置三角輔助翼、高推重比的Su-35戰機,以其靈活無比的操控性能,創造出各種精采的飛行特技動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眼鏡蛇」特技動作,更是舉世無雙,證明其在視距內的纏鬥動作,可以發揮到戰力的極致!

 「視距外攻擊」戰術

 Su-35戰機在向後鑽升到頂點高度時,能突然改變飛行軌跡而向前飛行,就像是眼鏡蛇永遠是昂首向前吐信,蓄勢待發以攻擊對手。此「眼鏡蛇」特技動作的絕招,看似在空戰中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但請不要忘了,這是要在「視距內纏鬥」時才能發揮的奇效。

 國際軍火市場的另一考量是,第四代半戰機尚無低偵測度的匿蹤性設計,相較於第五代戰機的匿蹤性設計,已是全方位運用的基本科技,諸如:美國F-22、F-35戰機,中共殲-31戰機等。因此,不論是運用陸與海基的對空雷達,或是空載雷達,無匿蹤性設計的飛機都會被先發現,較早遭受攻擊與被反制的機會自然無法避免。關鍵的問題是,當前的空戰模式都是以「視距外攻擊」的戰術為主,若是空中預警、電子反制、搜索雷達、火力控制系統、電子作戰支援、中長程對空飛彈等的性能略遜一籌,很可能早已先被擊落,根本就沒有近距離纏鬥的機會!

 綜上所述,Su-35戰機的各項傑出表現雖獲肯定,曾有希臘、巴西、印度、印尼、南韓等國傳出採購意向,但只有中共積極進行磋商。據外電報導,中共在1990年代初期採購50架Su-27戰機,並獲得合約許可自行生產105架;目前則有意採購24架Su-35戰機,旨在獲得117S型發動機的二維向量推力控制技術(據稱比美國F-22戰機的發動機更先進),並提出修改戰機外型等需求,導致唯一磋商的採購案也陷入瓶頸。該採購合約價超過15億美元,若中共早日決定簽署,就有可能在2015年起開始分批交機。(文:許邁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