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AH-6特戰直升機

 特戰部隊一向是各國軍事單位的精英官兵組成,經常需要深入敵後從事高危險性任務,而可以隨處起飛、降落,不受地形限制的直升機成為特戰官兵的最佳載具。因應各種特戰任務,直升機亦發展多款特戰部隊專用的機型,較為知名的有MH60系列及MH53、MH47等。而體型小、噪音低、動作敏捷,火力強大,具備多項優點的「小鳥」AH-6/MH-6系列直升機則特別受到美軍特種部隊的青睞。從60年代,美軍就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美軍現役的所有MH-6直升機將升級為新版MH-6M,機身全面採用複合材料,換裝新的數位化座艙,能夠更能適應新世代特種作戰需求,本刊就發展經過、各衍生機型及服役戰績等為讀者做介紹。(編按)

 研發源起

 MH/AH-6型特戰直升機脫胎於輕型觀測直升機(Light Observation Helicopter, LOH)的需求,這是源自於1960年美國陸軍要求一款可用於執行人員運輸、護送、攻擊、傷患撤離和觀測的旋翼機產品。最初一共有12家公司投入此項產品標案,軍方選了3家公司給予開發經費試製產品,再進入最終決標,最後由休斯公司航空部門所提369式直升機出線,陸軍賦予原型機編號YOH-6A。

 第1架原型機369式直升機於1963年2月27日首度升空,美軍第1批訂單在1965年5月簽訂,到1970年8月全部訂貨交付完畢為止,共生產1434架。1966年開始服役,1968年初隨著美軍投入越南戰場,量產型OH-6A配備至旅、團、營級部隊,擔任指揮、觀測、目標獲得與偵察等項任務,雖然正式名稱是印地安小馬,但因其淚滴狀座艙外貌似顆蛋而得渾名「飛行蛋」,其低風阻、體積小、堅固耐用、操控靈活,普遍獲得飛行員好評,另一外號也是因其英文縮寫LOH與其靈活性能而得「泥鰍」稱號。

 有鑑於OH-6A優異性能,在越戰的運用方式是與AH-1眼鏡蛇式直升機搭配組成獵殺小組,OH-6A擔任前哨,飛行掠過樹梢高度,發現或是吸引越共的地面砲火,接隨而來的AH-1就以強大火力將敵殲滅。

 OH-6衍生後續多種機型,包括MH-6、AH-6等機型,沿用蛋形外觀模式,諸如機艙可容納2名飛行員與兩個可拆卸座椅,最多可搭3名兵員,特戰用MH-6甚至可多達6人,機身在最大容納量下置入航電系統、燃油箱、機組員與乘員座位。

 機艙上方裝置1具渦輪軸發動機,連結4片主旋翼組,另外有延伸軸帶動機尾左側的2片尾旋翼,裝在垂直尾翼與垂直鰭連結處,尾部也有1片尾翼在右向外側傾,藉以平衡尾旋翼,發動機廢氣透過圓管連結至機身後排氣,機身兩側各有雙腳柱連接固定式滑軌裝在下方,機身前後艙門有時都拿掉以增加狀況警覺性,機艙正面大部分是透明的,提供絕佳的前方視野。

 OH-6A在1966開始服役後,就創下多達23項的速度、耐航力與爬升時間世界紀錄,包括1966年3月26日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創下封閉回圈無落地距離記錄(2800公里),同年4月6日從加州卡佛城(Culver City)直飛至佛羅里達州歐蒙海灘(Ormond Beach)創下直升機飛行長達15小時、距離3561.6公里等多項紀錄,這幾項記錄至今尚未被打破。

 OH-6A使用艾利森(Allison)T63-A5A式渦輪軸發動機,動力317匹軸馬力,後續的OH-6B則是使用較大動力的T63-A720式渦輪軸發動機,多達420匹軸馬力。由於當初休斯公司以接近成本價格參與美軍競標而得標之故,為能反應成本平衡支出,所以該公司就以369式直升機繼續改良成500式民用型,包括可吸收震動的腳柱、較短的主旋翼與機尾,機尾翼改為T型,但是基本的靈活性能沒變,對於橫風更具抵抗力。OH-6D就是以此為準在日本當地生產的機型,而另外在日本當地生產的OH-6A則賦予OH-6J型號,兩款機型總共在日本生產的數量達387架。美國海軍使用的OH-6機型則是給予TH-6B型號。

 多款衍生型

 休斯公司500式也發展出專供外銷的軍用機型,稱為500D防衛者式,配備較大動力的艾利森250-C20B式渦輪軸發動機。各種OH-6系列機型與MD-500衍生機型,總計使用的國家多達19國,涵蓋空軍、海軍、陸軍與海岸防衛隊等多個軍種。我國曾於1969年自美國接收2架OH-6A,進入陸軍航空隊服役負責觀測任務,前後共接收8架,培訓飛行員,至1991年才除役,另500MD/ASW反潛型,我國海軍亦使用中。

 在跨入1980年之前1個月,發生伊朗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經過拯救人質行動失敗後,美國陸軍發現他們並沒有適當的飛機與人員可以應付如此的危機,因此成立特種作戰司令部,組訓1支特戰航空隊,並改良OH-6準備再度拯救人質的任務。雖然後來經過談判解決人質危機,但是專門用於特戰任務的MH-6與其專司攻擊的AH-6已經誕生,正式名稱是小鳥,渾名是殺手蛋(Killer Egg),此時的原產製公司已被麥道直升機公司所併購,所有產品都冠上MD字眼,原來的MH-6先以OH-6A為版本,後來則是改採MD-500E為藍本,使用五片式主旋翼,最新的MH-6M則是以MD-530F為底,使用6片式主旋翼,尾旋翼也改用4片式而非原有2片式,另外為能執行滲透突襲任務,主旋翼與機身都加以減噪匿蹤改良。

 最新版的任務強化型小鳥(MELB)是MH-6M,這是1款多用途運輸機型,專用於特戰部隊快速突擊與撤退,配備機槍與2.75吋火箭彈提供掩護,而名稱為小鳥砲的AH-6M是攻擊機型,對空作戰可以掛載4枚針刺飛彈,對地攻擊則可掛載4枚地獄火飛彈,也可掛載2.75吋火箭彈或7.62公厘迷你機槍莢艙,或是50口徑機槍,或是40公厘MK 19榴彈發射器,提供特戰部隊所需空戰與火力的支援。這兩款直升機都是使用艾利森T63 A5A式渦輪軸發動機,高達425匹軸馬力,航程463公里。

 EH-6E則是空中指揮用機型,具備特戰電子戰系統。A/MH-6X則是一款以MH-6M任務強化型小鳥加以改裝的無人飛行載具版,這是接著併購麥道直升機公司的波音公司以無人化小鳥版本為基礎所開發的機型。無論是MH-6或是AH-6都裝備有GPS/慣性導航系統與前視紅外線系統(FLIR)協助飛行員在夜間幾近伸手不見五指狀況下,精準抵達目標執行滲透、突擊或人員撤退任務。這2款機型也能利用現有美軍C-130或C-17等型運輸機來執行空運至前線,並可在抵達目的地後5分鐘內即可備便起飛升空,1架C-130運輸機可容納3架量MH/AH-6,C-17則是最多可收容6架量MH/AH-6。

 作戰效能優異

 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為能提供特戰部隊與一般部隊所需直升機空降支援,成立第160特戰航空團(SOAR),其外號暗夜潛行者,專門提供夜間低空高速的攻擊、突擊與偵察,其隊徽是1幅具有雙翼的死神人馬圖。特戰航空團除擁有MH-6與AH-6之外,也有其他較大型運輸用直升機包括MH-60黑鷹與CH-47契努克。為能達到閃躲敵方防空雷達偵測及避開敵方防空砲火的射擊,夜間作戰成為必要的方式,飛行員也因此必須熟悉夜視環境操作直升機,以在黑夜及天候不佳狀況下,載運特戰人員進行滲透突襲任務。

 目前該部隊基地是在肯塔基州坎貝爾堡,擁有23架MH/AH-6M、76架CH-47D、45架MH-60M等型直升機。下轄3個營,第1營專門負責支援各軍種特戰部隊如:陸軍三角洲部隊、海軍海豹部隊、國家安全局(NSA)、國防情報局(DIA)等單位特戰或秘密行動;第2營則是負責支援第160特戰航空團相關秘密特戰行動或公開的軍事行動;第3營負責支援其他陸軍部隊對直升機運輸機動的需求。

 特戰航空部隊雖然在剛成立時並未有機會實際作戰,但在1983年美軍入侵格瑞那達,代號的「激怒行動」則是MH/AH-6的首度參戰,但大多用於後送傷患至海上的醫療船。接下來1989年底在美軍與販毒的巴拿馬強人諾瑞加將軍(Noriega)開戰之「正義行動」作戰中,MH/AH-6大展身手,除以AH-6掩護載運特戰部隊的MH-6在監獄屋頂上方解救人質外,也以AH-6與MH-6搭配支援奪取巴拿馬的兩座機場,攻擊巴拿馬國防軍據點,以及逮捕諾瑞加行動中奪取周邊地區與武器彈藥庫。1990年8月開打的波灣戰爭,首先在「沙漠之盾行動」,第160特戰航空團直升機群載運特戰官兵沿著沙國科威特邊境佈雷,並深入伊拉克境內偵察。接著在「沙漠風暴行動」中,深入伊拉克西部執行伊軍機動防空雷達的搜索與摧毀任務,以及後續的偵搜地面敵情行動,協助打擊後撤與掩護的伊拉克部隊。

 1993年10月在索馬利亞以美軍為首的「重建希望行動」中,美軍特戰部隊雖在首都摩加迪休被襲,但是1架MH-6降落在大街上救回其中1架被擊落的黑鷹直升機飛行員,另外多架AH-6不斷地盤旋在戰場上空,提供地面部隊所需的支援火力以及維繫戰鬥士氣。

 從2003年起至2011年美軍的「伊拉克自由行動」中,比較著名的行動是AH-6與MH-6共同參與突擊阿卡迪西亞(Al Qadisiyah)與提供支援攻克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哈迪特水壩(Haditha Dam)之作戰,另外AH-6也參與支援拯救潔西卡林奇女兵的行動。在2009年9月於索馬利亞「天空平衡行動」中,兩架AH-6參與支援美軍海豹部隊獵殺恐怖分子首領的作戰任務。

 在美軍競標中意外出線的OH-6型直升機,可謂恭逢其時,最新版的MH/AH-6擔當反恐作戰前鋒,無人可取而代之,未來亦將於戰場上為官兵效力。(文:寧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