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忙向國軍索地 國安誰放心上?

2016-03-05 03:00 聯合報 本報記者程嘉文

  •  
  •  

 

攻擊演訓,裁判官下令後,尖兵連在道路兩側掩蔽警戒。 記者程嘉文/攝影

分享
 

各方競搶國防資源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軍人可說是一種資源浪費的職業,儘管如此,大多數國家為了替主權與安全「買保險」,仍然保留軍隊。

忍受軍隊帶來的副作用,是因為「安危他日終須仗」:沒有人能夠保證,國家永遠不必動員硬實力。

近年台灣社會權利意識極度高漲,軍事基地往往成為「阻礙地方發展」的過街老鼠。

其中具有土地開發價值的營區,或是具備危險性的營區,如演習場、兵工廠等,往往在地方意見領袖鼓動下人人喊打,非得遷之廢之而後快。

政治人物為選區爭福利,但是否也該想想:國家的安全與安定,難道就不是選民的福利?如果軍隊缺乏場地實彈演習,官兵沒有機會模擬戰場環境(其實國軍在此方面已經太少),如何因應戰爭爆發帶來的高度壓力?

近年例子更可發現,政治人物往往亟於向國軍索地,卻根本沒有好好利用的計畫。例如扁政府後期,要求聯勤交出各地官兵招待所,結果除了台北市內的信義俱樂部被建商買去興建豪宅,其他各地至今都是廢墟一片,「開發」成為鏡花水月。

又如三軍聯訓基地,前幾年在立委施壓下割讓一角,以興建殯儀館與火葬場,不料當地民眾反對,計畫打消。政客洋洋得意於於施壓軍方成功,當初宣稱的美好願景卻只是泡影,國防部成了無意義犧牲的冤大頭。

個人與群體、地區與國家間的利益分際,是政治學上永無標準答案的習題。一味標榜「大局」就犧牲少數人,固不可取;但將「不要在我家後院」的心態無限擴大,也絕對不是國家之福。

如果所有人都只顧眼前、只願從一己的角度看事情,遲早有一天會發現:「國家」與「群體」的犧牲,乍看事不關己,最後自身也要負擔苦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