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神兵利器--世界級的武器裝備 (182)
- Apr 19 Tue 2016 20:11
洛馬公司用迷你飛彈攔截炮彈和無人機
- Apr 08 Fri 2016 23:24
美命名自駕軍艦為海獵人 追蹤敵軍潛艇
美命名自駕軍艦為海獵人 追蹤敵軍潛艇
- Apr 08 Fri 2016 23:12
造價4200億元!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福特號」9月服役 美國海軍戰力全面升級
造價4200億元!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福特號」9月服役 美國海軍戰力全面升級
- Apr 02 Sat 2016 21:34
美密集測試陸基移動式攔截系統
- Apr 01 Fri 2016 15:16
窮國航母:不到萬噸的迷你兩棲突擊艦
- Mar 29 Tue 2016 21:46
超精準打擊!洛馬公司研發新式反艦飛彈超精準打擊!
- Mar 27 Sun 2016 21:47
精進影像導航 美JPADS空投技術升級
- Mar 19 Sat 2016 20:54
美研發愛國者飛彈新雷達 暫不賣台灣
- Mar 19 Sat 2016 20:50
洛馬年度媒體日 雷射武器、超高音速、TR-X無人機技術大躍進
- Mar 19 Sat 2016 20:38
美二戰後陸軍步兵武器最大進化─XM25智慧榴彈槍
- Mar 13 Sun 2016 14:31
淺析北約空對空飛彈的標準化整合
淺析北約空對空飛彈的標準化整合
◎魏光志
從20世紀起,歐洲各大工業國都建立了自己的國防工業能量,1949年「北約」建立之後,各國雖然著眼於技術、經費、工業合作比例等條件,致力於武器裝備的聯合研發,但也未曾與美製系統完全脫鉤。早在1970年代中期,美國空軍就發現他們的現役AIM-7「麻雀」飛彈在對付空中目標時並不比短程的「響尾蛇」近戰飛彈更好用,這是因為射擊任務機必須以機載雷達持續向前追瞄目標,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於機載飛行時,距離目標機愈來愈近,也讓對手有機會在被擊中前發射紅外線追熱飛彈,這種機率增加了雙方在空中兩敗俱傷的風險。
飛彈朝向小型化設計
- Mar 13 Sun 2016 14:30
美首測試SM-6反艦能力超音速擊沉靶艦
- Mar 08 Tue 2016 19:50
「安全通信控制器」 與韓軍演中將測試─美陸戰隊新利器 跨國跨軍種通信
「安全通信控制器」 與韓軍演中將測試─美陸戰隊新利器 跨國跨軍種通信
編譯王光磊/綜合外電報導
- Mar 03 Thu 2016 10:29
美陸軍導能武器 2023年部署
- Mar 01 Tue 2016 21:25
俄製T-90戰車
俄製T-90戰車
文:羅臻
發展歷程
在原始目的上,T-90在於承接起於「蘇聯」時代T-64、T-72 和T-80一脈相承的主力戰車系列。鑒於它的低維護成本、簡易化與機動化特性,遂由T-72載台獲選為發展T-90基礎。1980年代中葉,位於下塔吉爾的「卡爾特斯夫─維內迪克托夫」設計局同時展開代號188與187的2個戰車開發計畫,前者是單純對既有T-72B戰車的性能提升,後者則是對T-72系列的車體與砲塔、裝甲、動力和武裝進行改良。
- Feb 27 Sat 2016 12:07
取代MH-60 美海軍計畫研發新一代旋翼機
- Feb 22 Mon 2016 13:26
俄羅斯Yak-130高級教練機(衍生出義大利M-346教練機及對岸的L-15)
- Feb 20 Sat 2016 11:01
星Terrex 2八輪甲車 搶美澳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