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僅屬區域型衛星定位系統
2015-09-15
記者羅添斌/特稿
為挑戰美國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位,中國推出「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並列為戰略發展的重點項目,目前雖然還是區域型衛星定位系統,但系統成熟度及覆蓋範圍、商業使用服務,都已超過俄羅斯的Glonass格洛納斯系統及歐盟國家Galileo伽利略系統,順利搶佔老二地位。
美國著眼於軍事及商業用途,在一九九四年建構完成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至目前為止,衛星訊號覆蓋地表面積最廣的衛星定位系統,全球約九十八%的地表都可接收到GPS訊號;GPS同樣區分為SPS民用標準定位服務,以及PPS軍規精確定位服務,目前SPS的民用定位精度也已放寬到十公尺左右。
由於美國發展GPS系統成功,俄、歐及中國也都開始發展衛星定位系統,這三個系統都已在運行並提供服務中,但都因技術層面不夠成熟,或因經費支出過於巨大,至今都只能侷限在區域層級的衛星定位系統。另外,日本及印度也都逐步在發展衛星定位系統。
俄羅斯Glonass格洛納斯系統已在運行中,並提供亞洲地區的客戶衛星定位服務,但系統並不穩定,覆蓋範圍也不綿密,台灣的客戶若是啟動智慧手機中的衛星定位功能,有時也能接收到Glonass的訊號。
歐盟發展中的Galileo伽利略系統,衛星雖已在運行中,但尚未提供完整服務,覆蓋範圍也尚未達到全歐。
中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目前除已在亞太地區(西太平洋至印度洋之間區域)提供服務外,中國還持續發射北斗系列衛星,希望將覆蓋範圍擴大,最終達到可以覆蓋全球區域的目標,並訂在二○二○年可以達成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完整建構,與美國GPS系統媲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