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

 以色列周邊強敵環伺,長期受到回教民兵侵襲騷擾,尤其近年被無導引式的火箭攻擊,不堪其擾。本刊介紹「鐵穹」(Iron Dome)防空系統,是以色列國有軍工企業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研發的全天候、機動型火箭攔截系統,這套系統也是一種以全新概念設計的反火箭、反火砲與反迫擊砲系統(Counter Rockets Artillery and Mortars C-RAM),主要用於偵測、追蹤和攔截國土保護區的短程彈道目標,以保衛以國領空安全。(編按)

 防禦蘇聯製短程火箭彈

 「鐵穹」主要用於攔截蘇聯製「喀秋莎」(Katyusha)和「卡桑」(Qassam)等射程在五至七十公里之內的火箭彈。整個系統由發射、雷達、操控和偵測等裝置組成,可自動探測來襲的火箭彈,並且自動發射飛彈在空中進行攔截。「鐵穹」防空系統最近的一次戰果是在二○一一年四月七日下午,在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凱隆上空擊落一枚發射自迦薩地帶的回教民兵火箭彈。這是「鐵穹」系統在同年四月初部署以來首次成功攔截火箭彈。二○一二年十一月七日,「鐵穹」防空系統又成功的攔截了一枚火箭彈,在這之前的三天內,以色列國防軍遭到七三七枚迦薩地區阿瑪斯回教民兵發射的火箭彈襲擊,其中二四五枚由「鐵穹」攔截完成。

 以色列在二○○八年的年底對加薩走廊發動「鑄鉛行動」以降,以阿雙方保持非正式停火狀態,但來自加薩走廊的火箭彈襲擊仍舊不曾中斷,倒致以色列當局決定展開「多層次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與防空系統」(Multi-Layered Air & Missile Defense)計畫,該計畫由三個不同層次的火箭和飛彈防禦系統組成,除了以攔截短程火箭及迫擊砲彈為主的「鐵穹」防空系統之外,還有包括用於攔截中程火箭的「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 Weapon System DSWS)防空系統和用以攔截長程彈道飛彈的新型「飛箭III式」(Arrow-3 Weapon System AWS)系統。

 火箭彈襲擊為以色列目前主要防空安全威脅之一,用廉價的火箭彈對以色列形成國土防空的壓力,是迦薩地區武裝民兵的主要伎倆之一,尤其是在與迦薩地帶相鄰的南部和與黎巴嫩接壤的北部地方。環顧二○○六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期間,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民兵向以色列第三大城海法在內的以色列北部地方發射了大約四○○○枚火箭彈(絕大多數為短程的「喀秋莎」火箭彈),不僅造成了平民犧牲,還迫使二十五萬以色列人被疏散至其他地區,同時大約有一○○萬以色列人不得不躲進帳篷或者防空設施。

 在以色列南部地區,從二○○○年至二○○八年,回教民兵組織哈瑪斯從迦薩地帶總共向以色列發射了超過四○○○枚火箭彈和四○○○發迫擊砲彈,大多數是用射程更遠的一二二公釐發射器發射的「卡桑」(Qassams)火箭彈,將近一○○萬生活在以色列南部的以色列居民均在其火力覆蓋範圍之內。這對以色列安全形勢造成極大威脅。

 二○○七年二月,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裴瑞斯(Shimon Peres)選擇了「鐵穹」防空系統作為以色列國防軍應對短程火箭彈襲擊的方案。自此,這項耗資二億一千萬美元的研發專案由以色列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和以色列國防軍共同完成。「鐵穹」防空系統自研發之日起即被以色列國防部門寄予厚望,但以內部對其研發成本和實戰的有效性亦存在爭論,使得以國軍方在二○一○年完成系統測試後一直沒有部署。

 從二○一一年三月份以降,以巴雙方衝突升級,據以方統計,加沙的武裝人員在此期間發射了近百枚火箭彈,造成數人受傷,多處房屋受損。以南部居民和媒體批評政府和軍隊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防禦火箭彈襲擊。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以軍在三月二十七日於南部城市貝爾謝巴附近部署了第一套「鐵穹」防空系統。以色列總理那塔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國防部長巴拉克(Ehud Barak)此後多次強調「民眾不能對『鐵穹』系統的有效防護性抱持幻想,它並不能徹底解除火箭彈威脅,截至二○一二年四月,「鐵穹」系統總共攔截了九十三枚火箭彈。

 「鐵穹」系統主要構造

 「鐵穹」防空系統可以攔截最大射程七十公里的短程火箭彈和一五五公釐榴彈砲彈,據拉斐爾公司資料介紹,這套系統可以全天候在各種氣象條件下都有效運作,還可同時對多個目標做出即時反應。「鐵穹」防空系統主要由三個組成部份:(一)偵測追沿雷達:該雷達由以色列埃爾塔(Elta)國防系統公司製造。(二)戰鬥管理與武器管制系統(BMC):管制核心零組件由以色列M Prest Systems軟體公司專門為拉斐爾公司開發。(三)飛彈發射單元:該裝置單元裝有二十枚拉斐爾公司製造的泰米爾(Tamir)攔截飛彈,這型飛彈裝有光電感測器和可轉向尾翼,機動性能極高。

 至於「鐵穹」這個名稱本身會令人聯想到一個攏罩在天空中的保護罩,以罩住一座城市。對來襲的短程火箭彈或迫擊砲彈,它會自動發射飛彈攔截,在空中摧毀目標。每套「鐵穹」系統主要由一部識別來襲目標的火力管制(射控)雷達,和一套可移動式飛彈發射裝置組成,這一套系統的機動性強,必要時在幾個小時內就可轉移和重新組裝。每套系統配備數十枚高機動性泰米爾(Tamir)飛彈。根據HIS詹氏資訊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每枚飛彈長三公尺,直徑十五公分,重量為九十公斤,射程從四到七十公里。其彈頭據信可攜帶十一公斤高爆炸藥。

 「鐵穹」的工作原理為首先以雷達偵測到火箭發射並跟蹤其彈道軌跡,然後由BMC根據偵測資料計算落點,以確定其對設定地區是否存在威脅。當確定威脅存在後,立即發射攔截飛彈,在火箭彈落地前將其引爆。通常,一個以軍發射連的防禦地區可達一五○平方公里。早在二○○五年,以色列武器與技術設施開發管理部門主管丹尼戈爾德准將就已經決定開始實施包括武器研發和攔截系統展示的專案。

 二○○七年以國國防部批准了「鐵穹」系統的研發,交給拉斐爾公司研製(以色列當局沒有選擇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反倒邀請雷神公司參與技術發展),戰鬥管理與武器管制系統的核心零組件則交給了以色列本土的M Prest Systems軟體公司。因此,「鐵穹」防空系統的研發從建案到撥交部隊進入實用只花了四年多,這在新世紀防空系統整合的工程發展上算是一項創舉。自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以色列發動針對迦薩地區的「防衛之柱」軍事行動以來,以色列共遭超過四○○枚來自迦薩地區的火箭彈襲擊,「鐵穹」成功攔截了其中二四○枚射向以色列境內人口稠密地區的火箭彈。

 對高價值目標的防護

 「鐵穹」防空系統每枚攔截飛彈價值約四萬美元,而其對手回教民兵哈瑪斯武裝人員發射的簡易火箭彈造價僅幾百美元,用價值百倍的飛彈去攔截火箭彈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鐵穹」系統不僅能精確攔截目標,且能快速並有效的區分來襲的威脅程度,當「鐵穹」的雷達系統偵測到火箭彈來襲後,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根據彈道、天氣等條件綜合計算,判斷火箭的彈道飛行路徑及彈著點,若確定火箭射向人口密集處或高價值目標時則立即發射飛彈實施攔截。反之,若計算出火箭彈最終目標將落在開闊地區則不予攔截,藉以節省彈藥,延長防禦時效。

 二○一一年三月以巴雙方衝突升高,哈瑪斯武裝人員發射了近百枚火箭彈,造成以方數人受傷、多處房屋受損。以色列南部居民和媒體批評政府、軍隊沒有採取有效措施防禦火箭彈襲擊。在巨大的民意壓力下,以軍在南部城市貝爾謝巴和毗鄰加薩地帶的阿什凱隆附近緊急部署了「鐵穹」防空系統,並於二○一一年四月七日在阿什凱隆上空首次成功擊落了一枚發射自迦薩地帶的火箭彈。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以色列軍方讓第五套「鐵穹」防空系統提前服役並部署至台拉維夫地區。

 「鐵穹」防空系統有效防禦了以國領空,各國也對此系統產生興趣,有意採購或前來取經,未來此系統將在軍火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文:羅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