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 KC-390運輸機
KC-390原本是一種中型雙噴射發動機的軍用運輸機,巴西航太工業基於軍用考量,將它改良成為可進行空中加油、物資空運、人員輸送等中型多功能戰術運輸機,它也是Embraer歷來所製造載重最大的軍用飛機,至多可承載達23噸的物資,還能搭載輪型裝甲車輛以供地面部隊的長程部署,是一款符合新世紀多功能研發為前提的新機種,本文針對KC-390研發起源,座艙組合及航電設備等,依序為讀者做介紹。(編按)
開發起源
早在2006年時,巴西航太Embraer即著手展開全新軍用戰術運輸機的計畫,目的是設計一款比美製C-130略小的同級機種,至翌年四月,當局宣稱正在開發一種中等級的戰術運輸機,型號暫訂為「C-390」。這架新的運輸機採用了多項巴西航太E系列噴射機的新技術,在機身後方加裝了裝載與卸載板,可便於多種物資的運輸補給,這架新飛機的單價估計約為5000萬美元,在價格上的確比美製飛機具有更大的競爭性,例如它的市場競爭者C-130J就高達6200萬美元,對一般亞洲和中南美國家具有更多採購誘因。
Embraer公司估計,在下一個10年中,全世界將有多達695架空中加油機要進行更新換代,所以,這型飛機具有甚大的全球市場潛力。C-390預計採用的發動機預設推力達1萬7000至2萬2000磅,發動機的選擇將以美國普惠(Pratt & Whitney)PW6000和英國勞斯萊斯(Rolls-Royce)的BR715渦扇發動機為選項,當然,未來採購C-390的各國也可依據自身對國際關係和貿易平衡的考量,選用美製或英製發動機。因此2011年7月,IAE V2500-E5型渦輪扇葉發動機也獲選為KC-390備選動力。
在2008年3月,巴西政府計畫投資6000萬巴西幣(約折合3300萬美元)用於開發C-390,定為國家重點航太工程發展項目之一,與此同時,巴西空軍編列的年度預算,採購22至30架,作為全球第一批C-390的訂戶。Embraer公司也開始尋找包括國外可能的合作夥伴,當地媒體宣稱這架新飛機將不僅供巴西空軍使用,陸、海軍也會成為使用者,顯示了它的多功能化和跨軍種的性能已成為定調,但巴西政府則仍尚未證實。
2009年4月14日,Embraer公司獲得巴西政府撥款15億美元的合約展開實際設計並先製造兩架原型機,至翌年2月,Embraer始提出發展期程,首架原型機將於2014年底出廠。2010年7月,在英國范保羅航展期間,巴西空軍正式宣布採購28架KC-390多功能加油機,同時,Embraer公司也宣布它的載重已可高達23噸。到2011年的巴黎航空展時,Embraer公司再宣稱將著眼於KC-390的衍生型號,以利開拓2018年時的全球民航機市場,10年內將預劃生產200至250架同系列的民用型號,並將中段機身區位增加長度至111.3英呎(33.91公尺),這將不只可以擴大容量,也能增設側機身貨艙艙門,以供一般旅客行李的搭載。
合作生產國
C-390的生產計畫顯然也含有工業策略聯盟的涵義,2010年8月,時任阿根廷的國防部長迦利曾宣布阿國將加入C-390的生產計畫;同月底,智利和巴西的國防部長也共同簽署協議,讓智利的ENAER公司加入製造團隊,稍後,哥倫比亞也簽署了KC-390計畫。南美洲的這項航太工業連帶引起南歐葡萄牙的興趣,其國防部長於翌年12月中與巴西達成防務夥伴協議,巴西藉由葡國透過歐盟的管道,開發KC-390的零附件工程研發,並由Embraer 的副廠 OGMA專門承攬其中的項目,此舉讓C-390也能含有歐洲北約規格的技術。
旋至2012年6月,美國波音和Embraer也同意合作生產並分享技術知識產權,以便於刺激C-390飛機的後續發展;雙方還同意交換技術與市場信息,同時也可能組成商業銷售團隊,由此可見,C-390的多國合作更加寬了波音和Embraer在同年四月所簽署的航太合作協議。第一架原型機已於2014年10月21日在Embraer公司位於聖保羅迦維奧裴索托的工廠舉行「滑出典禮」。
航材供應商增多
為分散航材供應的來源,降低新飛機承製的風險,該公司持續擴大國際合作層面與引進新技術。2010年9月,國際媒體稱捷克的Aero Vodochody將可能加入KC-390的製造團隊,同年四月,捷克就宣布已獲選承製後段機身、機組員和傘兵空降投放艙門,以及緊急逃生艙門和載運貨物架與起落架承載系統的生產組裝。同年10月,Embraer公司宣布與阿根廷航電製造廠(FAdeA)研議提供Embraer製造的商用噴射機所需的航電,翌年4月,巴西、阿根廷便簽署合作,由阿方在科多納的廠區承製機翼擾流板、鼻輪起落架艙、主機輪、副翼、尾椎、電子艙等部件。
第一批機身組件已在2013年七月撥交。2011年3月22日,DRS防務承包公司獲選為KC-390的部件處理與飛送系統承攬商。4月7日,純粹由巴西完全控股ELEB公司獲選為起落架的設計商,這家公司也是Embraer的副廠。
研發與現貨並存模式
2011年年10月下旬以色列Elbit系統公司的巴西副廠AEL承製任務電腦,獲得2500萬美元資金,發展空中自衛裝置(SPS)與指向性紅外線干擾器(DIRCM)和飛行員空中定位抬頭顯示器(HUD)。Hispano-Suiza公司則供應基本電子供電系統(PEPDS)、次要電子供電系統〈SPDS〉與電子動力系統(EPS)。
美國的LMI航太公司也獲得4400萬美元資金承製完整的機翼面隔板系統,由Embraer進行工程測試與量身研改工作,稍後,LMI與ASCO合組設計製造單位,對翼面隔板的佈局機械化專門研析。Eaton則設計和承製KC-390的機身燃油儲存零附件系統與機載惰性氣體製造機系統。
2007年中當KC-390仍在計畫發展的階段,巴西的郵政局就有意於採購5到20架的新機隊,作為純粹郵件投遞專機用途,2011年5月19日,當局宣布採購15架C-390。
至於葡萄牙8700萬美元的資金加入,目的是要以KC-390取代美製C-130,因此也引發了法國的興趣,旋於2009年9月7日宣布將採購10架KC-390以之與巴西交換法製「飆風」戰鬥機的交易。同樣的,北歐軍火大國瑞典也基於需要戰術運輸機的考量,提出和巴西交換「勾喙獸」輕型戰鬥機的建議,最後,巴西選擇採購28架法製戰鬥機作為和巴黎當局的軍備交換,顯示了歐盟非美製裝備國都有意於這架「巴西招牌、國際合作」的戰術多功能運輸機的發展。
放眼目前軍用運輸機市場已非美國或俄羅斯等軍武大國所獨佔。歐洲及中國大陸、巴西、日本等國相繼投入研發人才及資金,並尋求國際合作,已頗有成績。以巴西的成功模式,軍用運輸機市場可謂步入戰國時代,能否拓展市場,值得借鏡觀察。
數位儀表 整合飛航情資
KC-390的座艙航電組合採取「現貨供應」的模式,2011年5月5日,美國洛克威爾‧科林斯獲選擔任先進線控航電系統的液晶化數位顯示幕供應商,同時可整合飛行情資系統(IFIS)、電子化航路圖與先進飛行管理系統(FMS)、航路廣域擴大系統以及一套情資處理系統(IMS)讓處理資料與傳遞信息給地面接收站台變得更為順暢。隔年3月底,洛科廠宣布將以DF-430指向性尋標器與HF-9000高頻率無線電為KC-390的航電配備。
英國BAE公司在航電系統的整合工程上,提供飛行控制電子的軟體與系統設計,以及主動式側邊操縱桿的座艙維修工程。英國Goodrich將擔任KC-390全套的線傳飛控與基本飛行控制系統的製造,包括光電式液態靜力顯示器(EHAs)與光電支持液態靜力顯示器(EBHAs),它的座艙將完全以電子化玻璃數位螢幕顯現飛航情資,其次,Goodrich也將提供飛行資訊系統、冰雪偵測器、風擋防冰與防護控制器、以及燃油質量估計與控制器。
多重模式戰術機載雷達
中型多功能軍用飛機的雷達選擇是個大學問,KC-390配合航電系統Embraer選用的是英國SELEX Galileo的Gabbiano戰術機載雷達,暫定型號為T-20,它是一種模組化雷達處理器(MRP)技術,採用了固態信號擴大器(SSA)的技術,這套多模式雷達包括了:GMTI模式,可對移動中目標標定並即時上傳到數位化航圖上;直線化SAR模式,可描繪出廣泛空域目標;點狀化SAR模式,可產生高解析度影像投射到精確的飛航地圖上,ISAR模式,可界定出海上巡行移動中的任務目標,SART則用於空中緊急狀況的處置。
從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間,Embraer公司陸續宣布多家合作的航材廠商以供應與承製KC-390的機身部件,它們計有Esterline的自動油門輔助系統和方向舵區位、襟翼、氣動煞車裝置、起落架水平調節器、機輪分蘗裝置與自動煞車微調控制面板的製造和生產。另外,屬於法國Safran集團的Messier-Bugatti-Dowty公司也獲選供應機輪、碳煞車器、煞車控制系統、主起落架伸縮器、鼻輪控制連接器的製造,德國Liebherr-Aerospace 航太集團則提供座艙環境與加壓控制系統,使KC-390在飛航安全上獲得極佳的評價。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