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混和火箭亮相 明年初升空

2015-08-13  19:38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台北航太展今天開展,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RRC)」展出雙節混合式火箭,曾令美國矽谷公司來台取經,希望藉由火箭後坐力讓高速行進中的列車達到安全急剎。全台最大型混合火箭HTTP-3預計明年初升空。

  • ARRC主任吳宗信(前一)領軍的團隊,研發全台最大型的雙節混和式火箭HTTP-3,預計明年初發射。 (記者湯佳玲攝)

    ARRC主任吳宗信(前一)領軍的團隊,研發全台最大型的雙節混和式火箭HTTP-3,預計明年初發射。 (記者湯佳玲攝)

  • ARRC主任吳宗信認為,生產小火箭發射小衛星進入低軌道,是台灣太空產業的機會。(記者湯佳玲攝)

    ARRC主任吳宗信認為,生產小火箭發射小衛星進入低軌道,是台灣太空產業的機會。(記者湯佳玲攝)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RRC)」由交大、成大、屏科大、台北科大結合民間力量所組成,HTTP-3混合火箭是學界第一次以網路募資方式募集1600萬元,研製長8.8公尺、直徑0.45公尺,總重600公斤的混合式火箭;其第一節推力達3500公斤、可燃燒12秒,第二節1000公斤,可燃燒40秒以上,預計明年初發射,升空100公里。目前已募集到900多萬元資金。

國家太空中心火箭計劃主持人陳彥升表示,混合式火箭的燃料混合了碳氫化合物固體加上液態或氣態氧,優點是飛行中可做推力控制調控飛行,安全性高不會爆炸。因此,不僅太空旅行業所用的正是混合式火箭,先前也有美國矽谷公司來台取經,希望藉由火箭的後坐力來幫忙火車緊急剎車。

ARRC主任吳宗信表示,至2012年全球約有1000顆人造衛星,而50公斤以下的小衛星則是未來趨勢,尤其體積10立方公分、重僅1公斤的微奈米「方塊衛星」甚至去年被《SCIENCE》列為十大發明之一。不過,世界上的方塊衛星尚無專用且商用的發射載具,目前是採「共乘制」,從簽約到發射平均要18個月,而且軌道無法自由選擇,必須依據主酬載決定。

吳宗信說:「生產小火箭發射小衛星進入300~2000公里間的低軌道,就是台灣放眼全球市場的機會。」

他說,微奈米衛星星群每小時都有資料更新,是一種「個人衛星」,可以做很多影像或通訊用途。例如,量販店要查核各分店的物流與人流,「報表可能作假,但是衛星照片騙不了人」,而且也是一種情報資料,「給公司看,也可給競爭對手用」;或者從農業蔬果的葉子光譜變化,就能看出植物是否生病需要施加氮肥;而海上船舶運輸操作程序是否正確以提供保險公司風險規劃,在在說明個人衛星潛力無窮,而混合式火箭就是最好的發射載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