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防禦終端攔截 美智庫: 人工智慧主導
編譯高銘澧/綜合外電報導
因應俄軍與共軍彈道飛彈威脅,美智庫「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CBSA)近日提議,美軍應重新思索反制長程彈道飛彈「為主」的思維,將重心放在以「人工智慧」(AI)主導、於「最後1分鐘」擊落來襲飛彈的目標,整合「第3波反制戰略」,最大化反飛彈系統防禦效益。
「國防突發新聞」20日搶先公布CBSA最新報告,研究員克拉克及岡辛格指出,在摧毀敵方來襲飛彈距離「愈遠愈好」的主流防禦思維中,一旦遭「飽和」(Salvo)攻擊,神盾/標準飛彈3型(SM-3)構築的中長程反飛彈系統肯定有「漏網之魚」。
然而長程反彈道飛彈並非毫無用武之地,而應用在敵方彈道飛彈發射前,以「擊殺弓箭手」戰略摧毀彈道飛彈發射載具或基地,達成「先發制人」效用;此外,還可搭配網攻直搗指揮中心、衛星與雷達系統,先行癱瘓敵方指管系統。
兩人強調,倘若敵方飛彈已發射,便不該浪費成本高昂的長程飛彈,待進入終端防禦系統50英里(約80公里)範圍,再以「經濟實惠」、可大量發射的「改良型海麻雀飛彈」(ESSM)及搭載響尾蛇飛彈(AIM-9X)的「間接砲火防護能力」(IFPC)系統反制,也可啟用電戰干擾、導能武器、電磁軌道砲及超高音速飛彈,構成一波接一波的綿密攔截火網。
然而,在此情況下若仍仰賴人力,可能因人員反應不及而遭突破。因此,克拉克及岡辛格主張,美軍應放下對「機器」的不信任,活用人工智慧快速、大量處理資訊能力,來協調並主導「最後1分鐘」關鍵防禦,呼應美國防部副部長沃克提出「電腦運算、人類決策」的「半人馬」第3波反制戰略。
即便如此,克拉克及岡辛格仍無法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還以伊拉克「不準」聞名的飛毛腿(Scud)飛彈為例,指出1990年波灣戰爭期間,伊軍也曾突破愛國者飛彈防禦,造成27名美軍喪生。著眼於此,美軍必須及時改變防禦戰略的先後順序,甚至必須接受無論防空系統再精密,還是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心理準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