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美國何以潑我「自主國防」冷水

2016-10-23 02:4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  
  •  

 

圖為國造沱江艦。 聯合報系資料照圖為國造沱江艦。 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政府上台後,「自主國防產業」的口號震天;蔡英文並走訪相關廠商,強調要在北中南基地發展資訊、航太、造船產業,要自製潛艦及高級教練機。但美方最近卻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對這股「自主國防熱」大潑冷水,五角大廈資深顧問海大衛(David Helvey),公開質疑自製潛艦與教練機政策;華府親綠智庫「全球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出身的安大維(David An)最近也警告,「完全自製潛艦」對台灣是不切實際的誘惑。

早在卅多年前美國與我斷交並限縮軍售時,蔣經國總統就裁示自製二代兵力。在參謀總長郝柏村八年任內,政府砸下重金研發戰機、軍艦、戰車、飛彈等武器,到九○年代逐一開花結果,使國軍實力大幅提升。但自此之後,裝備更新卻呈現遲緩趨勢,主力戰艦、戰機等兵器又落到必須外購的境地。

當年不惜砸巨資的成就,如今難以為繼,主因是主事者雖有自立自強的雄心,卻缺乏產業永續經營的觀念:一心想著汰換舊武器,卻未考慮新裝備入列後生產線如何維持。中共六四事件後,美法等國大幅放寬對台軍售限制,國軍獲得先進的F-16、幻象兩千等戰機;不料,卻也使得經國號產量慘遭腰斬。更糟的是,所有新裝備同時換裝,不僅造成使用單位壓力大增,也面臨未來同時屆齡汰換的難題。

倡議自主國防產業,必須先釐清:「自主國防」與「國防產業」之間並非等號關係。所謂「自主」,其實只是自製程度之別,武器市場幾乎不存在「純國產」;即使是美國,武器裝備的零附件也未必皆為本土製造。亦即,把「自主」當成神主牌,其實毫無意義。重要的是如何獲得最迫切需要的武器裝備,以滿足國防的需求。同時仔細盤算,為獲得某些武器裝備所付出的投資,是否有帶動本國產業發展的作用。

檢視目前國軍兩大「自主」計畫:在潛艦方面,美國已多年不生產柴電動力潛艦,根本沒有現貨可賣;歐洲各國忌憚北京壓力,更不可能軍售台灣。面對此情況,國軍以現役荷蘭劍龍級船體設計,搭配美國的戰系、兵器等「內裝」,堪稱是無奈的選擇。可以斷言,即使國造潛艦成功,「性價比」也必偏低。但潛艦的戰略價值非其他武器所能取代,即使咬牙吞血,也只能勉力一拚。

至於高級教練機,並非無法購得的絕密技術產品,就不該「何必曰利」,而須先從產業角度出發。其中最需注意的,就是規模經濟問題:國人自製戰機等先進武器,受限外交情勢難以外銷,本身需求數目有限,以低產量負擔研發開銷,成本必定居高不下。因此,為了區區六十六架的需求量,去研發一架新機,是否合算,便必須仔細斟酌。

另一方面,現代武器愈來愈貴,役期愈來愈長,戰機艦艇動輒使用廿、卅年以上,所使用的各種零附件也必須在壽期內都保證無缺。如果產量愈少,零件愈可能斷貨,就愈容易在服役中期後,淪為後勤不繼的「孤兒機」,嚴重影響戰力與操作安全性。

要落實國防工業「產業化」,必須捨棄「全自製」的誘惑,而要盡最大可能融入全球產業鏈,才能夠建立足夠的經濟規模,並替業者找出可行的獲利模式。只有確認能永續經營,業者才可能力爭上游,按部就班提升其國際合作的參與度。只有在少數絕對必要的項目上,才須忘記經濟面的優先考量,應不計成本地「強攻山頭」。

近年中共軍力突飛猛進,戰略天平日益對我不利。也因此,蔡政府喊出自主國防,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輿論支持。但當局仍務須記取教訓,在獲得新武器與建立國防產業間,須找到適切的平衡點,更不可容許商人或政客趁機「發國難財」。若以一時民氣為障眼,趁機攫取國防資源,造成國家得不償失,將罪無可逭。

 

潛艦戰機國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