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的歲月 Memphis Belle 1991

2007/04/09 21:04





英烈的歲月 Memphis Belle 1991

背景音樂:男孩丹尼(英烈的歲月插曲)Danny Boy


引  言

版主:看完本片,你就能體會快退伍人的心境,就差一次你就可以回到自由身,但前提是必須很盡責的完成任務,片中的特效都讓你完全相信自己正在二戰英國的機場,看著B-17一架架起飛,心中無限哀痛,不知有多少人能安全返航,看著同僚被敵機擊落,心中的無奈與無助才是最深刻的體驗,為一不能接受的是,在二次大戰應該沒有人會因為目標區能見度不佳,怕炸到平民而重新再飛一次。

  今天無論那一個美國人或英國人,只要認真地想到B-17空中堡壘,就不能不想到當年這種轟炸機代表的偉大宗旨與使命。他們好比是一群堅強不破的錫罐,深入敵境,執行轟炸任務,面對著敵人精銳的航空兵力,這群年青人展現出高度的勇氣與智慧,寫下一頁頁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在他們生命中,此刻正值璀璨的黃金年華,理應積極追尋自我,但是戰爭的爆發,卻使其不得不捨棄了一切的理想與抱負,投入這場戰鬥。轟炸機隊冒著遭擊落的危險於白晝空襲德境,雖然自身損失慘重,但他們卻是盟軍尚未反攻歐洲前,惟一能使佔領區的老百姓們,精神上能得到鼓舞的象徵。也許他們自己並不是很知道轟炸的效果,甚至曾有人質疑這是否合乎人道?但在歷經慘重的犧牲下,最後他們終將一個狂亂帝國的屋頂給掀了。每當他們在德軍佔領的歐洲上空成群飛行時,在地面上的人們都為他們祝福.有一天,數百架B-17機群發出雷鳴似的吼聲飛越荷蘭上空,這聲音嚇壞了一位小女孩,她不禁哭了起來,她的父親便把小女孩抱起來,擁在自己懷裏,握著她的手一起仰望天空,然後輕聲地告訴她:聽!海倫,那是天使演奏的樂章啊!小女孩這才停止哭泣這場戰爭犧牲了無數人的生命,造成龐大的毀滅,值得嗎?沒有人知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當年有許多人都曾期盼也聽到了那天使的樂章。

1943年5月17日,正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隊B-17轟炸空襲小隊受命在隔天執行他們第25次的任務,這是最後一次的任務,也是最危險的一次,如果成功後,他們便可以解甲還鄉,成為眾人眼中的戰爭英雄。這個十人轟炸小隊由丹尼斯(馬修莫汀 飾)所領導,此回的目標是德國一個小鎮,該小鎮重重裝置許多地對空的高射砲,再加上天氣、緊張與大夥渴望返家的情緒等種種因素,使得此次任務格外艱鉅與複雜,如果走錯一步,許多無辜的人民就會因此死亡。他們是否能為自己的轟炸記錄,畫下完美的句點呢?此片曾獲1990年英國電影獎最佳電影音樂的提名,導演麥可卡頓瓊斯另有「赤膽豪情」、「絕對目標----豺狼末日」等作品


歷史背景

曼飛斯蓓兒美女號飛越英國上空的檔案照片請注意機鼻位置所繪之女性圖案
戰略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1939~1941年間),德軍在歐陸勢如破竹,從波蘭之役起,英法雖已注意到德軍的野心及企圖,但法國仍難逃遭德國擊敗的命運,敦克爾克大撤退後,退居英倫三島孤軍奮戰的英軍趨於劣勢。希特勒為了逼迫英國投降,預備實施代號海獅計劃的登陸作戰。為使登陸順利進行,須先取得制空權,英國本土開始不斷遭受德國空軍的轟炸。初期德國空軍只針對英國的戰略目標實施轟炸,也就是只炸機場,飛機裝配製造廠,兵工廠,雷達站等設施。後來由於英國首相丘吉爾於1940年間,因一次德國空軍的意外投彈於首都倫敦市區,冒然對德國首都柏林實施轟炸,其動機僅為顯示英國的反擊能力及抗戰決心。然而此舉引起希特勒的憤怒,下令空軍大元帥赫曼戈林將所屬德國空軍投入轟炸英國首都倫敦,實施報復性攻擊。至此德英空軍的戰鬥已轉變為意氣之爭,經過數月的空中攻擊,好大喜功的德國空軍大元帥赫曼戈林並未能如其所誇口奪下英倫三島的制空權,相反的由於執行轟炸倫敦反使德國空軍實力大傷。希特勒鑑於制空權的無法取得,登陸恐有不易,及征俄之役迫在眉睫,只得宣佈海獅計劃無限期擱置,英國贏得英倫空戰的首次勝利。(左圖為B17轟炸機內前端投彈手席,右側三O機槍(7.62mm)為其所控,右後方為領航員的辦公桌,上面有地圖’圓規等物,以繪製航線,左側機槍為其所控,B17的罩門就在前方,由於無武裝,因此當德國戰機以正面迎頭攻擊時,組員也一愁莫展,直到B17G型裝設了機鼻槍塔後才有所改善。)

  英倫三島空戰結束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全面展開,美國開始與英國合作並將補給源源送達,並預先為將來將實施的大規模反攻鋪路,首先抵達英國的就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第八軍。

  英國皇家空軍(RAF Royal Air Force 美軍曾笑稱為Run Away Fast!)和美國陸軍航空隊為達成摧毀德國戰略優勢,使用「戰略轟炸」,以襲擊德國工業中心來摧毀工廠和工人,打擊德國人的信心,來達到打垮德國法西斯的目的。在1939年到1941年間,英國皇家空軍還沒有幾架重型轟炸機,並缺乏進行這樣精確轟炸的技術手段。直到1942年,皇家空軍開始有了重型轟炸機如斯特林式與蘭開斯特式轟炸機,美國第8航空軍部隊所屬的重型四引擎B17轟炸機也以英國為基地,導航設備和投彈瞄準器(*Norden式投彈器(下詳述))已得到改善。由於皇家空軍在白天轟炸工業目標時損失慘重,所以綽號「轟炸機」的空軍元帥哈里斯(Harris)決定改採用全面轟炸方式在夜間襲擊大城市。從1943年7月24日到8月2日,由於採用了夜間轟炸而摧毀了幾乎半個漢堡市,市民死亡約4千餘人。至於美國的決策者「幸運」將軍阿諾德(Arnold)則仍傾向在白天視野良好的情況下,讓美國飛行機組員駕駛裝備精良的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做高空(一萬英呎以上)「精確」轟炸。(右圖為B17型轟炸機機身後段左右砲手位置,此照片是由後向前所拍,正中央前方的圓形物體即為球型砲塔入口,球型砲塔在當時是極為先進也有趣的設計,它靠液壓或電動轉動,可以彌補下方的死角,防止敵機由下方攻擊,但由於位置狹小,二戰期間有不少的傳奇故事於此發生,後方左右側各有一挺五O(12.7mm)機槍。)

  起初,看來英國人是正確的,但精明幹練的德國人馬上組織了「卡姆胡伯防線」:一個由雷達支持的防空火砲和日夜值勤的戰鬥機所構成的防空網,即使在夜間依然能擊落許多盟軍轟炸機,使英國轟炸機遭受相當程度的損失。而美軍則是在1943年後有了轉變,該年美國291架轟炸機,在執行白晝「精確」轟炸施韋因富特市工廠的戰鬥中,損失了65架後(約佔四分之一強),白天精確轟炸行動就較少進行了。直到一九四四年引進性能優良的P51北美野馬式戰鬥機為盟軍轟炸機護航後,德國空軍便不斷遭到挫敗。轟炸摧毀德國軍事工業系統成效顯著,但代價相當高:在1940年到1945年間,英美聯合轟炸行動中,損失大約21,900架飛機、15萬9千名機組人員,投下大約270萬公噸炸彈,使德國大面積城鎮荒廢。
  戰後統計數字顯示: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第八軍是二戰中傷亡率最高的部隊。據估計每四名轟炸部隊機組人員中就有三名死傷或被俘。由於盟軍日夜轟炸德國本土與佔領區,造成德國軍民極大的傷亡,希特勒曾一度考慮將所有被俘虜的轟炸機組人員全部槍斃,以報復他們對德國領土的轟炸行動。
  二戰時期,在歐洲最具破壞力的空襲是於1945年2月13日到15日進行的,當時約有1,200架英國和美國轟炸機日夜輪流轟炸,摧毀了歷史名城德累斯頓約百分之70的建築物。英國夜間轟炸機使用了一種高效率燒夷彈,向該城擲下了「火一樣的狂暴」。德累斯頓到處是擁擠的難民及死傷者,逃往蘇聯:估計平民死亡人數從65,000到130,000多人。
美國陸軍航空軍:
  美國在二戰期間是沒有所謂的空軍,當時各參戰國中只有英國,德國及中國有獨立的空軍的軍種編制,其它如美國及日本,飛行員是配屬於陸海軍之中。美國的空軍是在二戰後才獨立出來的,戰時是稱為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United State Army Air Force 另有人提到USAAC (United State Army Air Corps)這是1941年4月擴編前的名稱)。陸軍航空隊規定:轟炸機組人員在完成二十五次任務後即可退伍返鄉,但後來隨著盟軍對制空權的逐漸掌握,此一次數也開始增加,至二戰末期時,轟炸機機組人員須完成三十三次任務才能退伍。
諾頓瞄準器(Norden式投彈器):
  前美國陸軍航空軍少校Joseph J. Del'Marmol Major USAF(Ret.)曾對那令人無法置信像奇蹟般的器具,也就是諾頓瞄準器做了一番檢視。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諾頓瞄準器使盟軍在歐洲大勝,如果轟炸機投彈員操做得當,瞄準器鐵會讓他神采飛揚。瞄準器包括兩具陀螺儀,一具負責水平面像,另一具則是負責垂直面像,這樣設計即使在有亂流的情形下,瞄準器仍可保持對目標的”鎖定”。因此在適當的情形下,要把一顆炸彈從三萬五千英呎的高空,直接投到一柱煙囪的煙口中是絕對有可能的。這就是所謂的精確轟炸”據Joseph J. Del'Marmol表示:”幾乎沒有目標在被我們瞄準後未被摧毀的,除非在受到攻擊的時候.”;”我自轟炸學校畢業時,轟炸環差(CE,Circular Error)半徑只有三十三呎(約十公尺多一點)。意思就是說,在我受訓期間,所有我投的炸彈均在命中點半徑誤差三十三呎以內。這樣的準確度只有靠諾頓的幫忙才能完成的。也就是說,當一顆一千磅(四百五十四公斤)的高爆彈擊中目標區命中點半徑三十三英呎處時,其威力將使目標區產生全面性的毀壞,這是無庸置疑的。出自:Air Classics: Baptism of War. by Joseph J. Del'Marmol, Jr Major USAF(Ret.)

Miss Margaret Polk小姐
曼菲斯蓓兒轟炸機即為其所命名

左為曼菲斯蓓兒美女號機鼻右側圖樣(紅色衣) 右為曼菲斯蓓兒美女號機鼻左側圖樣( 藍色衣)

編導介紹
  本片由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發行,1990年上映公演。臺灣則於(民國80年)1991年上演。
導演 Michael Caton-Jones
製片 大衛普特奈
編劇 Monte Merrick
分級 美國 / PG-13 芬蘭 / K-12 法國 / U 瑞士 / 11
影片長度 107分鐘 底片格式 彩色片
語言 英語發音 影片規格 標準寬螢幕 16:9(1.85:1)
發行國家 美國 / 英國 音效 70mm 6-聲道 / Dolby 杜比音效

演員介紹

演員照片 真實照片 姓名及角色
 The Pilot - Col. Robert K. Morgan 正駕駛,片中將其設定為人正直耿介,不懂幽默的軍官,態度上稍嫌嚴肅,但他執著於任務的順利完成,也頗為弟兄們著想。影片由 Matthew Modine 飾演。
 The Other Pilot - Lt. Col. James A. Verinis  副駕駛,總覺得自己能力並不輸正駕駛,但因其為副手而不能有所發揮,當新聞官來採訪時,他是最感興奮的一個。影片由 Tate Donovan 飾演。
 Bombardier - Vince Evans 投彈手,劇中安排他假稱自己已是醫學院的畢業生,眾人皆以為其已經是醫生,但在轟炸行動中,無線電操作手身受重傷時,他無奈地說出自己其實只有讀了兩個星期的醫學院。1980去世 影片由 Billy Zane 飾演
 Navigator - Charles B. Leighton 領航員,他是所有組員中最感憂愁之人,特別是最後一次任務前的舞會上,聽到新聞官的話後,他一直以為自己必死無疑。1991去世。影片中由 D.B Sweeney 飾演
 Radio Operator - Robert Hanson 無線電操作手,劇中他於起飛前念了一段葉慈詩選,為安撫左右側砲手的爭執,而將自己的信運苻橡皮筋給了人,後受傷昏迷。影片中由 Eric Stoltz  飾演。
 The Third Top Turret / Engineer - Harold P. Loch 第三任機頂砲塔手,因為有三任機頂砲手,我以最後一任為主,前兩任可能因受傷而調離現職。影片由 Reed Diamond 飾演。
 Ball Turret Gunner - Cecil Scott  機腹球型砲塔機槍手1979去世 。影片由 Sean Astin  飾演。
 Left Waist Gunner - Clarence E. "Bill" Winchell  左側機槍手1994去世影片中由 Courtney Gains  飾演
 Right Waist Gunner - Casimer A. Nastal 右側機槍手。外號惡霸,行事粗魯,是草根性濃厚的人物,片中他於任務中因左側砲手的玩笑而翻臉。影片中由 Neil Giuntoli 飾演。
 Tail Gunner - John P. Quinlan (The only wounded crewmember)機尾槍手,經不住副駕駛的要求,回程時他讓副駕駛射擊敵機,但反而意外地造成僚機失事。片中他在舞會中唱了一首Danny Boy,該演員本身即為歌手曾來過臺灣訪問(參加過玫瑰之夜的節目專訪)。影片中由 Harry Connick Jr.  飾演。
資料來源:http://wtaing.myweb.hinet.net/memphsbell/movie05.htm
 
『英烈的歲月』,是1990年拍攝的電影;內容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架名為『曼菲斯美女號-Memphis Belle』的B-17型轟炸機,十個年輕士兵,要在完成第二十五趟的任務之後光榮退役。在當年美國空軍的刻意包裝及媒體塑造之下,他們成為二次世界大戰最激勵人心的的空軍傳奇。

電影很好看,尤其是拍攝之時早在1990年,整體劇情、氣氛、場景的營造,以及一些視覺上的特效,以當年的技術程度來看,已經算是很不錯;最起碼這部電影在2004年的今天看起來,並不會有『落伍』的感覺。電影中的十位年輕主角在今日大部分都已經不知流落何方;不過起碼有一位大家應該都還認得,他就是飾演魔戒三部曲中『山姆』一角的尚恩.愛斯丁,當年他是飾演一個滿嘴粗話的小夥子、『孟菲斯美女號』上的機腹射手;機腹的炮塔常常卡住、無法順利轉動,最後還差點因為受到防空炮火襲擊而掉出飛機外的那個人就是他。

除了電影本身之外,另一個吸引我之處,就是它的配樂。

這部片子的配樂風格和一般的戰爭片很不同,顯得很溫柔、很開闊。描寫的故事雖然是美軍飛行中隊,但是整張配樂的曲風走向其實是很『英國』的。(曼菲斯美女號-Memphis Belle隸屬於當年駐紮在英國的美國空軍轟炸機大隊)

配樂作曲者是George Fenton,其中有一段音樂是古老的聖歌、詩歌『*Amazing Grace』(*這一首歌,就是在電影<超級王牌>中,梅爾吉伯遜和警長唱錯同一個地方、結果露出馬腳、被茱蒂福斯特識破他們父子關係的那一首曲子)這段音樂被大量地運用在演員之間,每當出任務時他們就會大聲歌唱這首歌;我從小到大雖然聽過很多遍,覺得曲調很熟悉,但是一直到最近才知道這首曲子的名稱。

此外,貫穿『英烈的歲月』這整部電影的主旋律,則是改編自著名的英國民謠『Danny Boy』。我到網路上去找過原曲的mp3來聽,發現原曲和改編之後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懷』,原本的曲風很難讓人想像可以使用在戰爭片當中,但是在這部電影中George Fenton辦到了。

每一首配樂都是旋律優美,隨著音樂起伏,真的會有種『拉高機鼻衝向藍天』的感覺;和一般戰爭片相比,這部電影的配樂一點都不陽剛猛烈,反而呈現開闊的胸懷與熱情。

或許,這跟電影裡面描述的劇情有關吧,因為他們已經歷經24次的艱苦戰鬥,完成最後這一次,他們要回家了。

這部片子我在HBO上看過3遍,不過因為並不熱門、HBO不常播出,所以我是隔了滿久才看得到第二遍、第三遍。不過,每次看完之後,都是嘴巴一邊哼著主旋律、一邊回想劇情;雖然總是會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的哀愁,但是嘴角都是帶著微笑的。

戰爭當然是殘酷的,而且是集所有的殘酷於大成;在這殘酷的集合體中,唯一值得被讚頌的,就是弟兄們彼此照顧、情同手足、生死與共的經歷與過程;不管是『搶救雷恩大兵』或是『諾曼第大空降』,這些影片所要傳達的都是這個意念。

『英烈的歲月』;
我覺得十分經典的一部戰爭電影,及配樂。特此為記。

********************************************************
附上在影片中,由其中一位機員誦讀的一段詩,
原詩是由知名的愛爾蘭詩人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所作。

I know that I shall meet my fate somewhere among the clouds above.
我將在雲之上,與命運之神相會。
Those that I fight I do not hate,
與我戰鬥之人,我不怨恨。
Those that I guard I do not love,
我所保護之人,我不貪愛。
Nor law, nor duty bade me fight,
我之戰鬥,不為法律、不為責任、
Nor public men, nor cheering crowds.
不為民眾、不為歡呼的掌聲。
A lonely impulse of some delight, drove to this tumult in the clouds.
一脈微微的喜悅,催著我直上雲霄。
I balance all brought all to mind,
雲海浮沉,往日歷歷在目,
The years to come seemed waste of breath,
未來的似已惘然,
A waste of breath the years behind.
過去的已如塵煙。
In balance with this life, this death.
生死乃一線之隔。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諸葛風雲 的頭像
    諸葛風雲

    中華台灣福爾摩沙國防軍

    諸葛風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