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要射近40顆衛星 陸北斗將征服全球
新華社2月3日發文指出,中國將在2018年前發射18顆北斗導航衛星,未來5年內將射近40顆衛星,並揭開全球組網序幕。
根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建設計畫,2018年將先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國際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而中國最新一顆北斗導航衛星2月1日升空,這次發射的第21顆北斗衛星,也是北斗全球組網的第5顆導航衛星。這將擴大北斗導航的區域面積,為北斗的全球導航奠定基礎。
儘管中國不斷強調,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旨在滿足多樣化的民用需求,也有利於國防建設。
然而,猶如美國的GPS般,北斗導航衛星最令人矚目的,卻是軍事上的廣泛運用。國新辦2011年舉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情況」記者會時曾透露,北斗在國防上的應用,能使作戰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戰費效比提高10-50倍,大幅提高國防能力,並減少國防經濟的負擔。
在當前東海、南海問題爭議不斷之際,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軍事用途更是備受關注。
隨著全球組網展開,北斗系統導航範圍擴大,測定精度不斷提高,中國二炮戰略導彈部隊中各式彈道導彈的命中度,勢將大幅提高,屆時將發揮集偵察、攻擊與防禦為一體的功能。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曾指出,解放軍已在戰艦和潛艇上部署「長劍」10型巡航導彈,意味中共的遠程反艦導彈技術,已經超越美俄,而這主要受益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持。而中共的「東風」系列導彈、「衛士」系列遠程火箭砲,也都已運用北斗系統,因而得以提升命中精度及抗干擾能力。
而《環球時報》也曾指出,北斗導航系統能與其他衛星、無人機,以及相關技術搭配使用,協助追蹤航行在海上的大型艦船,並引導反艦導彈,或其他打擊武器對目標進行精準攻擊。
而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可精確命中海上大型的艦船。北斗系統建構完成後,可引導多個平臺發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對目標進行打擊。
毫無疑問的,中共藉由北斗系統全球佈局,不斷強化精準的打擊能力,將使中共在面臨爭議時,得以握有更多籌碼。
(中時電子報)
留言列表